入夏了,洪水成了一件讓人懸心的事。
據水利部最新消息,由于持續降雨,19日8點12分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的唐乃亥水文站,黃河2020年第一號洪水已形成,其流量達到了每秒2500立方米,預計未來水勢將繼續上漲。黃河水利委員會于當日9時啟動黃河上游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此前,南方多地就已遭遇了入汛以來最強降雨,廣西、廣東9地降雨量打破當地6月上旬降雨總量紀錄。據水利部門監測,廣西、廣東、福建、浙江等8省區110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應急管理部官方微博在20日晚發布消息稱,據預測,6月下旬,我國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江淮、江南北部和西部及華南西北部等地累計降雨量50~120毫米,華北北部、東北地區大部及青藏高原東部等地累計雨量15~3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五成到八成,部分地區偏多兩倍以上。
水利部門分析,受降雨影響,長江、淮河、珠江、太湖等流域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將出現漲水過程,部分河流可能發生超警洪水。進入汛期,短時間內的強降雨或者連續性降雨等惡劣天氣,容易引發洪澇、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19日12時發布洪水藍色預警,17時發布洪水黃色預警;江蘇省水利廳16日10時40分發布秦淮河洪水藍色預警;20日,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和黑龍江省氣象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黑龍江省氣象臺13時發布中小河流洪水氣象風險預警;重慶市16日發布江河洪水和山洪災害III級預警信息;江西省水文局于3日發布2020年首次洪水藍色預警……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防汛抗旱指揮部18日發布預警公告,受近期上游降雨影響,怒江干流可能發生洪水漲幅過程,20日凌晨將形成最高洪水到達怒江干流貢山段,可能發生超十年一遇的中等洪水;20日上午到達六庫段,可能發生小洪水。
今年的洪水,破壞力強、波及面廣。據媒體6月9日報道,南方洪災已經波及到了廣西、貴州、廣東、江西、湖南、福建等11個省區,直接經濟損失達40.4億元。
而央視新聞的報道顯示,截至6月15日,今年以來洪澇災害造成廣東、廣西、湖南、江西、貴州、重慶等24省(區、市)852.1萬人次受災,49.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8.7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7300余間房屋倒塌,13.8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62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06.7億元。
數天時間,損失成倍增加。洪水帶來的破壞力令人心驚。
面對雨情汛情,各地軍民全力抗洪,搶險救災,展現出一幕又一幕的“最美逆行”。
保障供電、恢復通訊、搶通道路、確保供給、緊急馳援……
為了確保受災地區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救援人員緊急行動,全力投入抗洪搶險各個戰場。
洪災過后,生活還要繼續
為了盡快使生活秩序恢復正常
救援人員依舊揮舞著手中的工具
面對汛情,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第一時間組織水利、氣象等部門會商研判,召開防汛抗洪視頻調度會,及時調度了解湖南、云南、青海、貴州、四川等重點地區雨情汛情災情,進一步安排部署防汛抗洪工作。
國家防辦向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慶、貴州、云南、青海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出通知,要求高度重視近期強降雨風險防范工作,加強雨情水情監測預報預警和會商研判,強化防指統籌協調和部門協調聯動,提前發布預警信息,確保強降雨影響區全覆蓋。要加強對危險區域巡查監測,抓好中小河流洪水防御和山洪地質災害防范,及時轉移危險區群眾,全力避免人員傷亡。要嚴防城市內澇,加強城市排水管網、排澇泵站等設施的檢查和管護,落實城區河道、地下公共空間、隧道涵洞、下沉式立交橋等重點易洼易澇部位的防洪排澇措施,確保城市安全正常運轉。要強化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細化、完善應急處置方案,落實隊伍、物料和機械設備,第一時間搜救被困人員,妥善救助受災群眾。要強化防汛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
力量在風雨中凝聚,洪水終將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