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股來看,深股通買入華東醫藥2.06億元并賣出9086萬元,二機構席位合計買入1.68億元;一機構席位買入朗姿股份4200萬元。
4月21日,醫美概念再度爆發,午后漲幅持續擴大。截至收盤,創新醫療、金陵藥業、朗姿股份等4股漲停,其余多股紛紛跟漲。該板塊4月累計漲幅達24.13%。
今日盤后數據顯示,兩股獲深股通、機構爭相買入。深股通今日買入華東醫藥2.06億元并賣出9086萬元,二機構席位合計買入1.68億元;一機構席位買入朗姿股份4200萬元。4月以來,多只醫美股獲北向資金凈買入,其中華東醫藥凈買入額最多,蘇寧環球、盈康生命、魯商發展、常山藥業也紛紛獲青睞。
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以及醫美滲透率的提升,醫美行業熱度逐年升高,醫美服務的供給端和需求端都快速增長,具有很強的市場性和消費屬性。
與此同時,多家公司通過并購迅速入局醫美,形成“主營業務+醫美”的跨行布局模式,提升企業價值。
據浙商證券整理:
1)奧園美谷:收購浙江連天美,房產企業入局醫美領域。21年3月奧園美谷發布公告,擬以6.97億收購浙江連天美55%股權,并于4月完成股權過戶變更,迅速切入醫美賽道,占據浙江醫美市場龍頭地位。
2)金發拉比:收購韓妃投資,打造“母嬰+醫美”雙業務模式。21年4月公司發布公告,擬出資2.38億元通過受讓股權獲得韓妃投資36%股權(對價6.61億)。廣東韓妃醫美連鎖區域根基深厚,截至2020年已實現3城5院的布局,其中廣州/珠海/中山分別為3/1/1家。
3)澳洋健康:醫院運營經驗豐富,入局醫美賽道實現產業延伸。公司已擁有總床位超2100張的大型醫院集團,18年并購唯恩醫美,旗下張家港唯恩醫療美容醫院是由張家港市衛生部門審批的專科醫療美容醫院,集醫療美容、皮膚美容、美容中醫科于一體,具有多年臨床整形經驗。
老玩家橫向拓寬業務面+縱向延伸產業鏈,抬高自身壁壘。醫美上游(耗材/器械)具備較高的牌照與技術壁壘,下游(終端診療機構)的品牌影響力與客戶池也需較長時間沉淀。各老玩家判斷市場熱點,提前布局產品線,并通過收購進行橫向業務擴張與縱向產業延伸。
1)昊海生科:完善“醫療端+消費端”醫美產業鏈。一方面,并購歐華美科,擴展射頻、激光醫療設備及家用儀器領域。另一方面,投資美國Eirion,拓展“外用涂抹+經典注射”肉毒素產品線。
2)華東醫藥:18年通過收購Sinclair布局少女針,21年將迎收獲期。該公司早年通過代理伊婉玻尿酸切入醫美賽道,產品矩陣包含玻尿酸、肉毒素、埋線、醫美器械等。公司于18年8月以14.9億元收購英國Sinclair,旗下Ellansé少女針于21年4月獲批,有望迎來收獲期。
3)魯商發展:繼福瑞達后又收購焦點生物完善透明質酸產業鏈。該公司原為傳統房地產公司,18年收購山東福瑞達醫藥100%股權增加在生物醫藥及護膚品產業的業務布局;20年初又完成對焦點生物的收購60.1%股權的收購,完善原料板塊。
此外,一季度業績也預示著醫美行業較高的景氣度。截至4月20日,已有華神科技、冠昊生物、普門科技、悅心健康等4家公司率先發布今年一季報,報告期內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39%。還有11家醫美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一季度業績預告,9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超八成,其中,開能健康和朗姿股份預計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10倍。
太平洋證券認為,消費觀念+行業成熟帶來醫美需求代際崛起,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具有巨大增長空間。隨著消費升級以及醫美滲透率的提升,該行業熱度逐年升高,醫美服務的供給端和需求端都快速增長,具有很強的市場性和消費屬性。2019年中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1769億元,同比增長22%,預計2023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將拓展至3115億元。
國元證券指出,微整形市場的各類注射產品熱度不斷高漲,作為可以規避集采的消費醫療器械,醫美上游企業能夠充分發揮集中度優勢,占據整個醫美產業鏈的利潤高地。除醫美板塊之外,消費醫療器械選擇面不弱,滿足人們在可支配收入提升、疫情帶動健康意識提升下的需求升級,規避集采,迭代性創新醫療器械仍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