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則“銀行大額存單遭哄搶”的話題沖上熱搜,同時“銀行將調整存款利率”的新聞刷爆朋友圈。
北京地區情況如何?
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地區部分銀行網點處獲悉,6月21日,部分銀行將根據利率管理要求下調兩年期及三年期大額存單產品利率。
在分析人士看來,此次調整是利率市場化報價方式的一種反應,不過,從政策導向來看,將中長期存款利率的水平降低,有助于進一步刺激投資效應的增長。
多銀行將下調部分大額存單利率
下周,存款利率將迎來一波下調。6月20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地區多家股份制銀行處了解到,6月21日,部分銀行將對大額存單產品部分期限利率進行下調。
一位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目前行內的大額存單起購金額為5萬元,三年期利率為3.85%,從6月21日開始,存款利率整體都要下降。行內現在有一個大額存單產品已經進行了調整,這個產品原來的起購金額為20萬元,三年期利率為3.95%,現在起購金額調整為50萬元。”
“只調整了一個產品的起購金額,具體利率下降的情況還要等6月21日的通知,預計未來下調的產品會增加。”這位客戶經理說道。
“雖然沒有看到具體的通知,但行內已經調整完畢,一年期大額存單利率上浮了一些,兩年期、三年期產品的利率出現下調。”另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介紹稱,“現在行內手機銀行大額存單的利率已經比我之前看到的降低了。各家銀行的具體調整策略可能會有不同,我行兩年期、三年期大額存單下調的幅度在0.1個百分點左右。”
此次調整的大多數是中長期存款產品,另一家股份制銀行也同樣執行下調兩年期、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這一策略,“根據利率管理要求,總行定于6月21日下調兩年期及三年期產品定價。”這家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說道。
和部分股份制銀行不同的是,國有大行卻處于按兵不動的狀態,多家國有大行相關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沒有接到下調存款利率的通知。”一位國有大行理財經理說道:“沒有接到通知要下調存款利率,現在行內三年期大額存單產品利率上浮至3.7125%,這已是調整過后的利率,4月之前還在3.8%左右,這個產品只能在柜臺購買。”
另有兩家國有大行客戶經理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并未接到有關大額存單利率下調的通知。”
實為技術型調整
大額存單是銀行面向個人和企業、機構客戶發行的記賬式大額存款電子化憑證,是具有標準化期限、最低投資金額要求、市場化定價的存款產品。由于具有起點高、利率高、可轉讓等優勢。
但在息差收窄倒逼銀行降低負債成本的背景下,如今大額存單利率普遍在2%—3.85%左右。
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向北京商報記者提供了一份行內的大額存單利率表,該行一份起存金額為5萬元的大額存單產品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利率分別為2.2%、2.85%、3.5%。
銀行調整存款產品利率的消息也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更有觀點認為此舉是“變相降息”。
在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看來,此次利率的調整沒有必要過度解讀。有消息稱,6月初,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工作會議擬將商業銀行存款利率定價方式由現行的“基準利率×倍數”改為“基準利率+基點”;在轉換定價方式的同時,對不同類型的商業銀行設置不同的最高加點上限。
央行公告也顯示,此次召開的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工作會議強調,要優化存款利率監管,加強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引導金融機構自主合理定價。
王紅英表示,利率報價體系從“基準利率×倍數”改為“基準利率+基點”的技術性調整和過渡,不能解釋為降息這一說法。此類有升有降也是利率市場化報價方式的一種反應,屬于技術層面的調整。
“此次調整實際上是把中長期存款利率的水平進一步降低,這樣會進一步刺激投資效應的增長。”王紅英稱,“一方面通過短期利率的穩定,抑制有可能存在的通貨膨脹,另一方面通過技術性降低中長期結構化產品利率,也是鼓勵投資者去進行中長期的投資。”
面對多家銀行即將調整大額存單存款利率,普通儲戶應當如何應對?
資深銀行業分析人士王劍輝認為,從中期的趨勢來看,利率應呈現出“穩中有升”的態勢,大額存單利率不能作為一個指導利率的主要風向標,目前大額存單的價格還是供求關系所決定的因素較多,還不能理解為降息。對于有長期資金保值需求的穩健型投資者來說,大額存單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