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國新辦就2021年上半年銀行業保險業運行發展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從整體來看,銀行業保險業風險可控。
銀保監會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負責人劉忠瑞表示,當前經濟恢復不均衡、基礎不穩固,部分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仍然面臨一定的困難。由于不良貸款暴露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隨著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到期,未來不良貸款仍然面臨上升壓力,不良貸款可能進一步增加。
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下降的背后,也有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的原因。劉忠瑞表示,2020年,銀行業處置不良資產額度達到3.02萬億元,是歷史上處置不良資產最多的一年。預計今年上半年也會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另外,6月末,商業銀行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是79.6%,顯著低于100%,一些較為審慎的銀行將逾期60天以上的貸款全部納入不良。
對此,銀保監會深入研判風險,掌握風險底數,指導銀行審慎經營、強化風控。督促銀行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采取預期信用損失法,充分評估風險,做實資產分類,足額計提撥備。鼓勵銀行統籌做好應對不良貸款反彈的綜合方案,有效運用現金清收、核銷、批量轉讓等手段,進一步加大不良貸款處置。支持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增強抵御風險能力。
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負責人葉燕斐介紹,實施資管新規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重要一環,外界對于整改情況也頗為關注。資管新規過渡期調整后,按照監管要求,各家銀行在總行層面都建立了統一領導機制,制定了整改計劃、鎖定了整改底數、建立了臺賬、明確了處置方案,對維護與支持經濟社會穩定大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總體來看,整改的進展情況符合預期,到2021年一季度末已經整改過半,2021年底前絕大部分銀行將完成整改。對于個別銀行存續的少量難處置的資產,按照相關規定納入個案專項處置。銀保監會將持續督促相關銀行綜合施策、積極整改,盡快全部清零,從根本上轉變理財產品市場格局和觀念氛圍。(熊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