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9月23日在第四批全國證券期貨投資者教育基地授牌活動上表示,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方,是資本市場持續發展的基礎。證監會始終堅持當好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守護人,持續健全立體有機的投資者保護體系。
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個人投資者已突破1.9億,持股市值在50萬元以下的中小投資者占比達97%。總體來看,在新證券法實施后一年半的時間里,投資者保護進一步融入證監會工作的各環節、全流程,立體化的投資者保護格局逐漸形成。
在閻慶民看來,投資者保護面臨兩大挑戰。一方面,注冊制改革帶來了監管理念、監管體制和監管方式的轉型,帶動了一系列關鍵制度的創新,給投資者保護工作帶來了新的課題和挑戰。與此同時,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等長期戰略目標也對投資者保護提出了更高要求。
【強化投資者保護,增強投資者獲得感】
他指出,資本市場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錢袋子”,要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的財富管理功能,進一步強化投資者保護,持續增強投資者的獲得感。對此,他提出三點意見:
首先,進一步夯實制度基礎,讓投資者共享資本市場改革紅利
要把推進注冊制改革和投資者保護工作結合起來,深刻理解投資者保護是注冊制改革的應有之義;將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貫穿于監管的各個環節;加快推動健全證券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完善各項投資者教育保護和權益救濟機制,進一步優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有序推進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常態化工作。
要讓各項改革舉措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真正反映投資者呼聲,讓投資者更加公平地參與到資本市場,更好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
其次,進一步強化投資者教育,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的資本市場需要成熟理性的投資者隊伍。投資者教育是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要進一步提升投資者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為投資者提供更高質量、更有實效的教育和服務,使投資者更好地參與、支持和配合市場發展,培育與高質量資本市場更相匹配的投資者隊伍。
閻慶民表示,要在全市場積極營造尊重投資者、敬畏投資者、回報投資者的輿論氛圍,助力市場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再者,進一步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建設讓投資者滿意的投教基地
據他介紹,自2015年證監會啟動投教基地建設工作以來,已有投教基地199家,其中國家級71家;運營主體已廣泛覆蓋系統單位、市場機構、上市公司、高等院校、傳統媒體、互聯網平臺、政府部門等各類型。
“證監會將進一步加強對投教基地的監督管理和分類指導,充分發揮派出機構屬地監督和服務作用,促進投教基地良性競爭和動態調整。”閻慶民稱。
此外,他還要求各類投教基地持續加強內部管理、合規建設,堅持公益、專業、特色、節約原則,為廣大中小投資者提供更多更好免費、專業、便捷的教育服務,在培育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投資文化,提高投資者風險意識方面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