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博(688408.SH)公告,近日,公司關注到有媒體在網絡發布題為《預警內參丨拆解質疑旋渦中的光伏支架龍頭中信博:業績暴跌、高額壞賬、海外業務受困、訴訟頻發、高管減持、董秘離職……》的文章。公司第一時間關注到上述報道并立即展開了認真核實,為了避免對投資者造成誤導,現予以澄清說明。
針對報道中提及的問題,澄清如下:
(一)關于利潤及市場的表述。
新聞報道:中信博2020年上市當年業績大漲,2021年即大變臉,凈利潤大幅下滑7成,令市場質疑,上市前數據是否有藏掖、擴大成分。中信博的毛利率自2020年二季度的26%,持續下滑2021年三季度的13%。其中,固定支架業務毛利率大幅下滑,變為-7%。
公司核實情況如下:
公司利潤及毛利下降主要由于以下幾個原因:
1、收入方面:受疫情、組件價格大幅上漲影響,2021年光伏行業集中地面電站項目開工率同比走低,1-9月公司收入同期下降6.84%;
2、毛利方面:鋼材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物流費用增加等因素導致公司單位成本增加。公司2021年1-9月營業毛利率比2020年同期下降9.73個百分點;現階段市場競爭呈現白熱化,公司為了進一步鞏固市場占有率,未將鋼材價格上漲部分完全轉嫁給客戶;
3、期間費用增長:根據公司長期戰略部署的規劃,加大了戰略成本及機會成本投入,主要為發展BIPV、跟蹤支架等業務模塊,搭建梯隊建設,儲備管理人員,導致管理費用比上年同期上漲33.23%;并不斷持續研發創新,研發費用方面也比上年同期增加18.65%。2021年10月25日,公司新一代支架產品“天際II跟蹤系統新品首發”。
以上行業供應鏈失衡、原材料物流費用高漲等因素是影響公司1-9月份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與同行業公司光伏支架業務模塊變動趨勢基本一致,銷售規模和毛利率都處于下降趨勢。需要指出的是,文章中所述的固定支架毛利率大幅下滑為-7%有誤,公司2021年1-9月份固定支架業務毛利率為7%。
(二)關于光伏市場急速分化,業務調整滯后的表述
新聞報道:業績下降,行業問題是一個原因,但中信博業務結構的短板也是一項劣勢。面對市場業務結構變化,中信博的業務結構明顯不利,其光伏支架產品主要應用于大型地面光伏電站。
公司核實情況如下:
1、雙碳政策是全球性的、常期性的,光伏行業上游多晶硅漲價導致的供應鏈失衡是階段性的。隨著多晶硅產能的釋放,組件價格預期會轉入下降通道,這對太陽能市場增長將帶來積極影響。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在2021年1-9月中國集中式地面電站安裝量同比下滑,但公司的出貨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約7%。
近期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可看出國家對推進碳達峰工作部署和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的要求。并確定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進一步確認了集中式電站未來的市場規模。公司支架產品主要應用于集中式地面電站,并且是跟蹤支架裝機量全球排名前五中唯一一家中國企業,在國內政策利好的前提下,將促進公司光伏支架業務的開展。
2、中信博并非單一業務,公司2017年已開始探索BIPV領域,持續研發投入,不斷儲備專業人才。2020年公司建設完成國內單體容量最大的江西豐城40.9MWBIPV項目。
2021年6月,國家出臺整縣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政策,公司及時抓住市場機遇,憑借前期技術研發及人才儲備,公司在BIPV領域不斷開拓進取。先后獲得北京利星行(奔馳)、華晨寶馬(鐵西工廠)、韓國起亞汽車鹽城工廠BIPV光伏車棚36MW項目等,Arctech品牌BIPV解決方案受到國際知名企業的不斷認可。
根據近期發布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可看出國內大力發展節能低碳建筑,全面推廣綠色低碳建材,加快優化建筑用能結構,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加快推動建筑用能電氣化和低碳化,開展建筑屋頂光伏行動的需求。國內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產品的應用,市場前景廣闊。公司具有BIPV業務的先發優勢,并有多個BIPV項目完成案例。在市場預期BIPV業務將發力的初始階段,公司的先發優勢尤為重要。現公司已加大BIPV業務研發、人員等模塊的建設力度,為未來BIPV市場的不斷開拓做合理充分的布局。
(三)關于公司壞帳的產生,賒銷方式導致中信博的訴訟糾紛增多的表述
新聞報道:由于市場競爭激烈,中信博采用較激進的賒銷方式,以擴大市場份額,這直接導致其應收帳款占營收比例過高,應收帳款壞帳率提升。同時,由于壞帳的產生,賒銷方式也導致中信博的訴訟糾紛增多。啟信寶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30日,涉及中信博的風險事件多達187起,多數是糾紛案件裁判文書。
公司核實情況如下:
1、公司的銷售信用政策是跟行業特征相符合的,一般采用預付款、到貨款、驗收款、質保款的付款方式。在綜合市場情況、客戶的需求、客戶信用級別等因素情況下,我司會與客戶協商確定合同付款條件。且我司銷售產品采取預收部分貨款的方式,2021年前三季度預收的貨款較年初增長約292.89%。(詳見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資產負債表中的合同負債)。公司采用保守的壞賬準備計提方法,因此壞賬準備計提金額較高,但壞賬準備不等于壞賬損失。2018-2020年,公司的壞賬損失率分別為9.38%、1.06%、2.20%,成逐年下降趨勢。2021年1-9月,公司尚未發生壞賬損失。
2、經核實啟信寶數據顯示涉及中信博的風險事件187起,其中法律文書131件,開庭公告56,立案信息50起,時間跨度為2013年-2021年。法律文書、開庭公告、立案信息統計數據中均存在同一案件處于不同審理階段的文書累計計算情況,因此上述風險事件數字并不等于案件數量。
經公司核查,2018年至今公司案件數量共計71個,其中應收案件案件50件(其中公司勝訴47件),其他案件21件;公司為原告方的案件58件,公司為被告方的案件13件。截至2021年10月30日,上述累計71件案件中64件屬于已判決案件,公司在審理中案件7件,其中1件是公司為原告的應收賬款案件,2件為公司為原告的維護公司專利合法權利及公司名譽權利的知識產權相關案件,其他案件4件(其中3項公司為原告)。需要指出的是,公司對于逾期應收賬款采用法律訴訟方式進行催收,這是公司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避免壞賬損失的重要手段,也是公司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
(四)關于“中信博的大客戶不穩定”的表述
新聞報道:2018-2020年前五大客戶中,除了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這2家比較穩定外,其他均有變換;尤其是其中的境外客戶每年都不一樣。部分跡象顯示,中信博前五大客戶信息披露真實性存疑。據國機重型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機重裝”,601399.SH)于2020年5月30日的公告《重新上市申請書》,2019年中信博是國機重裝的機械裝備研發與制造業務的第二大供應商,ST國重裝向中信博的采購金額為1.58億元,采購產品為太陽能電池組件”。
公司核實情況如下:
1、公司始終重視大客戶維護及新客戶開發,隨著光伏行業發展及公司光伏支架業務量不斷增加,2018年至2020年前五大客戶中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2020年的銷售額均高于往年。且公司不斷拓展海外市場,2020年加大了印度市場開發,導致印度企業“Adani”進入前五大名單且銷售額高于2018、2019年度的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同時,國內EPC公司加大海外光伏電站的建設力度,導致國內EPC客戶變更為前五大客戶,且原前五大客戶大部分仍保持良好合作關系。
2、關于文章中提到的公司與國機重裝的交易數據問題。客戶統計數據口徑公司未可知,從公司財務統計口徑,2019年中信博與國機重裝及其子公司交易確認收入金額5461.43萬元,合同交易產品為跟蹤支架系統。
(五)關于海外市場的表述
新聞報道:中信博跟蹤支架收入的增長需依靠國外市場,而國外市場受到貿易保護政策及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公司跟蹤支架收入持續增長具有較大不確定性。且境外項目毛利率高,海外項目如果遇阻,對中信博的盈利能力將有更大考驗。
公司核實情況如下:
1、發展綠色能源,實現低碳轉型是全球共識,光伏市場是全球性的,貿易保護政策只存在部分國家及地區。因為疫情、海運物流、組件價格上漲導致海外項目遲延等原因致使公司境外項目收入受到影響,但此影響是階段性的。隨著多晶硅產能的釋放,組件價格預期會轉入下降通道,這對太陽能市場增長將帶來積極影響,我們對全球太陽能市場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2、即便在海外太陽能項目出現遲延的情況下,我們在2021年9月依然獲得了來自中東2.1GW的跟蹤系統訂單,這是截至目前最大的海外單一跟蹤系統項目。同時,公司與印度Adani集團合資建設的印度生產基地正在積極推動過程中,該基地將來會滿足印度、美國及周邊市場需求,從而為中信博未來持續盈利能力奠定基礎。
(六)關于“高管減持、董秘離職”的表述
新聞報道:中信博的控制股東、高管們對公司的持股變動,能一定程度反映出對公司發展的信心。
公司核實情況如下:
1、中信博控股股東未有持股變動情況。
2、2021年9月24日披露的《董監高減持計劃更正公告》。減持計劃披露的擬減持數量和減持比例符合《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則》等相關規定。公告中也說明了本次涉及的減持事項為個人資金需求。
3、2021年10月20日披露的《關于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辭職的公告》,這是公司正常的人事變動。
4、中信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看好公司未來發展,在《中信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中,列明公司多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通過員工持股平臺“蘇州融博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間接持有公司股份,該平臺的股份鎖定期為三年,目前尚在鎖定期。
其他說明:
截至目前,公司經營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