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1年蘇州經濟運行數據出爐。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71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7%。
新突破
規上工業總產值超4萬億
制造業是蘇州的發展根基。過去一年,我市工業經濟取得新突破,“壓艙石”作用凸顯。
數據顯示,去年以來,蘇州工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邁上4萬億元新臺階,達41308.1億元,同比增長17.2%,兩年平均增長10.4%。
——重點產業企業支撐有力。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產業分別實現產值12709.4億元、11623.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0.3%、10.8%。百強企業實現產值14035.2億元,比上年增長19.4%。產值規模超百億元的企業數量達38家,比上年增加8家。23家企業入圍“2021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
——先進制造業賦能新發展。制造業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分別達54.0%和52.5%。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納米技術、人工智能等四大先導產業實現產值9623.1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3.3%。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44.8%、39.4%、38.4%、19.2%。
新賽道
數字經濟快速壯大
去年,蘇州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數據顯示,數字產業投入增長較快。全年數字產業制造業完成投資491億元,比上年增長8.0%,占工業投資比重達30.6%。在企業智能化改造的持續推動下,工業設備投資比上年增長12.1%,占工業投資比重較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作為數字經濟基石的信息基礎設施完成投資80.1億元,是上年的2.1倍,占基礎設施投資的比重從上年的6.6%快速提升至12.5%。
同時,蘇州大力推進“智改數轉”項目,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主線,著力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據顯示,我市全年完成“智改數轉”項目1.06萬個,新增國家首批智能制造業示范工廠3家、省級智能工廠2家、示范智能車間73個;新增全球“燈塔工廠”3家,累計5家,位居全國第一。
新動能
“三駕馬車”同步發力
去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660.6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工業完成投資1604.8億元,增長5.0%。基礎設施投資完成641.2億元,比上年增長10.4%。新興產業和高技術投資持續加碼,全市新興產業完成投資1521.7億元,比上年增長14.4%;高技術產業完成投資788.3億元,比上年增長18.4%。
消費方面,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9000億元,達9031.3億元,比上年增長17.3%。消費升級節奏加快,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比上年增長34.8%、60.8%、34.1%,新能源汽車類商品零售額猛增126.9%。
進出口方面,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3921.1億美元,同比增長21.7%,其中出口總額2302.7億美元,進口總額1618.5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23.3%和19.4%。市場多元化有效拓展,全市對歐盟(不含英國)、東盟、美國、日本等市場出口分別比上年增長31.4%、25.4%、17.9%和11.5%,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28.5%。貿易方式進一步優化,全市實現一般貿易進出口額1553.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7.4%,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39.6%,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記者大秋 通訊員蘇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