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資本邦了解到,外資銀行花旗銀行(中國)于官網發布《關于花旗銀行全球速匯通服務變更的通知》稱,自2022年6月17日起,用戶將無法通過花旗全球速匯通服務向美國花旗銀行賬戶進行轉賬或接受來自美國花旗銀行賬戶的匯款。
且自2022年6月26日起,花旗銀行(中國)將全面停止提供全球速匯通服務,用戶的收款人名單中全球速匯通收款人信息將被自動移除。也就是說,若有人在2022年6月26日之后通過花旗全球速匯匯款,由于花旗銀行全球速匯通在花旗銀行中國停止服務,其他國家/地區將無法使用花旗全球速匯通向花旗銀行中國的賬戶進行轉賬。不過客戶可登錄花旗中國網上銀行創建新的SWIFT海外收款人,并通過網上銀行“轉賬匯款”功能進行跨境匯款。
資料顯示,全球速匯通(Citibank Global Transfer)為花旗內部系統,可以為花旗全球個人賬戶之間提供外幣跨境匯款服務,資金瞬間到賬,且沒有轉賬手續費。
此次調整只針對個人銀行客戶,不涉及企業客戶。也就是說,此次調整雖然屬于全球性調整,個人客戶不能再使用花旗全球速匯通服務,但可以一如既往通過網銀轉賬,并且花旗賬戶之間的轉賬會繼續享受費用減免,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在此之前,花旗銀行已逐步收縮在華業務,決定將國內個人銀行業務關停。
2022年4月,花旗宣布,對其全球個人銀行業務進行重組,將關閉亞洲13個國家或地區、歐洲部分地區的零售銀行業務,包括中國內地和中國臺灣、澳大利亞、巴林、印度、印尼、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波蘭、俄羅斯、泰國和越南的消費者業務,花旗在亞洲的個人銀行業務只剩下新加坡和中國香港兩個財富管理中心。本次調整目的是將資源和投資聚焦于那些更具競爭優勢和規模效應的業務,從而為公司股東提高長期回報。
花旗中國決定將退出包括財富管理、信用卡、個人信貸在內的個人銀行業務。花旗表示,此番調整對中國市場而言,僅意味著在中國內地退出個人銀行業務,不涉及花旗在中國市場的企業和機構客戶業務。中國市場仍然是花旗全球戰略和業務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花旗在中國市場繼續發展的決心堅定不改。
花旗銀行財富管理微信公眾號發布的5月市場前瞻顯示,該行仍對中國經濟維持強信心。花旗銀行稱新一輪疫情沖擊和社交隔離措施可能對中國服務業及供應鏈造成一定影響,中國二季度的經濟增速可能承壓。不過花旗認為市場對于經濟下行的擔憂可能過于悲觀,房地產行業與財政刺激政策逐步落地,央行或繼續維持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有助于穩定中國經濟增長。(潘忠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