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清明臨近,上山掃墓、踏青的人多了,火災隱患也相對增多。強化森林防火戰備意識,提升實戰滅火能力對于滅火救援隊伍來說變得尤為重要。這不,昨天(3月30日)下午,連云港市消防救援支隊聯合市應急局、地方森林防滅火專業隊等單位在白龍潭景區聯合開展了森林火災撲救聯合實戰演練。
接到報警后,消防救援支隊迅速啟動森林火災撲救預案。先行到場的消防前突分隊迅速利用雙光無人機開展空中偵察,很快發現起火區域位于白龍潭生態園東側坡地,此時火勢正逐步向坡頂和四周蔓延。根據實時現場圖像,救援指揮部第一時間對作戰任務進行了劃分。
現場,滅火彈也參與到了救援中,在它的幫助下,蔓延到西側區域的火勢很快便得到了控制。經過無人機觀察,東側不僅火勢較大,還有人員被困。參與救援的特勤站一分隊、二分隊接到任務后迅速出發。他們一組負責疏散群眾、搜救被困人員;另外一組進行山體滅火。在進行搜救的過程中,盡管山路崎嶇難走,但他們依然以百米沖刺般的速度抬著擔架奔跑了起來,以最快的速度將被困群眾轉移至安全區域。另一邊,由于山上缺乏救援用水,參與滅火的15名消防救援人員只能攜帶救援裝備往山上趕。
400米的山路并不好爬,每20米還需要對水帶進行組接,中間還得根據需要增設手抬泵、鋪設臨時消防水囊等等,這就要求參與演練的15人得相互配合好、分工好。不然,中間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會影響救援甚至可能導致任務的失敗。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即便是森林滅火演練,參與演練的人員也沒有絲毫松懈,在救援的過程中,他們一直在與時間賽跑,12支聯合作戰救援分隊,歷時30分鐘,最終圓滿完成了此次聯合實戰演練任務。
連云港市消防救援支隊作戰訓練科副科長李昊介紹:“此次我們調集了消防救援支隊和地方森林滅火撲救專業隊,總共120多人,30多輛車的撲救力量,主要是圍繞引水上山和以水滅火的作戰理念組織開展了接力供水、耦合供水,設立防火隔離帶,利用風力滅火機、滅火彈以及細水霧等各種撲救措施,開展的戰術演練,通過此次演練檢驗了全市消防救援隊伍和我們地方森林撲火專業隊的實戰能力,也為下一步做好森林火災應急救援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零距離》記者/胡艷 連云港臺 編輯/徐瑋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