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揚州市職業大學機械學院“曉軒”先鋒隊隊員周琦和宋子峰向許曉軒故居送上了一份特別的禮物——自制的3D打印石榴花筆筒,“筆筒身似石榴形,頂部像一朵盛開的石榴花,花心中間貼有二維碼,手機掃一掃可以觀看由隊員們講述的一個個關于許曉軒的感人小故事。”
紅色文創獻烈士 革命精神代代傳
春風潤清明,長憶英雄魂。近日,揚州市職業大學機械學院“曉軒”先鋒隊隊員們來到許曉軒故居和江都革命烈士陵園向烈士獻花致敬,送上了自制的文創禮物,開展了一堂跨越時空對話的實境黨課。
(資料圖)
在許曉軒故居院內的石榴樹下,隊員們依次上前,獻上親手制作的火紅石榴花向許曉軒烈士鞠躬致敬,表達對先烈的深切悼念之情。
“自2018年來,揚州職大‘曉軒’先鋒隊隊員們協助故居進行了近千人次的義務講解服務,使許曉軒烈士的事跡得到了很好的傳播,”揚州市職業大學機械學院關工委和知行社區特聘講師、許曉軒故居管理處主任周海培說,“今天,隊員們發揮技能和創意制作出石榴花筆筒,兼具了實用性和教育性,我們會把石榴花筆筒贈送給來故居參觀的青少年,讓革命烈士的精神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紅色家書寄深情 實境黨課礪初心
“華:七年了!七年是很長的一段時間,那么你受苦的時間也很長了。我的苦只是外形的,并且我自己清楚苦的來源,因此我想得開,也不會失望和悲觀……”在江都革命烈士陵園內許曉軒銅像前,“曉軒”先鋒隊隊員張競予身著長衫,手握家書,以當時被捕入獄已7年的許曉軒口吻情深意長地說道,“最后我還要請你少記掛我,多關心孩子,把希望多放在孩子身上。”
揚職大機械學院“曉軒”先鋒隊以揚州籍革命烈士、長篇小說《紅巖》中許云峰的原型許曉軒烈士為學習榜樣,隊員們在研讀烈士生平事跡的過程中,被已在獄中遭受酷刑折磨7年的許曉軒寫下的一封家書深深感動,經過前期認真排練,在江都革命烈士陵園的許曉軒事跡展區前,上演了這場穿越時空對話的紅色家書情景劇。
黨員老師趙倩說,“真的很感動,一定要把許曉軒烈士忠誠、奮斗、擔當和奉獻的精神傳承好。不僅我們自己要學好做好,還要將烈士的故事、烈士的精神帶到課堂,帶給更多的學生,為他們扣好第一粒扣子,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
湯夢鈺同學說道,“我們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應當繼承和發揚許曉軒烈士忠誠、奮斗、擔當、奉獻的精神,學好專業技能,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所需的有用之才。”
揚職大機械學院黨總支書記魏少婷表示,學院黨總支堅持用紅色文化鑄魂育人,用好用活地方紅色資源,通過打造重溫歷史、重展場景、重現人物、重誦經典“四重”實境課堂,讓黨課講深講透、走心走實,不斷深化黨員教育體驗,增強黨員教育實效。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明玉花 通訊員/巴一斯 郭雨旸 編輯/玉潔)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