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看到過道上停滿了電瓶車,就擔心萬一哪天自燃了。”“有些人還喜歡把電瓶拆下來,拎回家充電,這也是很危險的。”……針對市民的此類擔憂,近日,南通市海門區出臺《關于加強全區電動自行車“全鏈條”安全監管工作的實施方案》,方案聚焦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流通銷售、通行秩序、停放充電、拆解回收等方面的突出問題,研究落實了相關監管措施,老百姓憂心的電瓶車安全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
海門區上牌電動車超67萬輛
今年1月12日11時許,海門區某小區車庫起火,海門區消防救援指揮中心立即調派北海路消防站兩輛消防車、10名消防救援人員趕赴現場處置。幾分鐘后,火勢被成功撲滅。經調查,車庫起火是由電瓶車充電引起的,燃燒物為電瓶車充電器。當事人告訴消防救援人員,電瓶車大概是在充電半小時后著火的,充電器與電瓶都不是原裝的。消防救援人員提醒:“電瓶車要使用原配充電器,且從正規渠道更換電瓶,并選擇在室外充電。”
(資料圖)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因其經濟、便捷、環保等特點,快速進入千家萬戶。據統計,海門區登記上牌的電動自行車已達67萬余輛,現今仍以每月500輛的速度遞增。每年發生的火災中,因電瓶車充電不當、電瓶自燃等原因引起的火災不在少數,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加強電動自行車“全鏈條”安全監管迫在眉睫。
“全鏈條”監管
守護電動自行車使用安全
為深刻吸取近年來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教訓,有效遏制電動自行車火災多發勢頭,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我區依據“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以及“誰主管誰牽頭、誰為主誰牽頭、誰靠近誰牽頭”的原則,將全面加強電動自行車“全鏈條”安全監管。
據了解,海門各區鎮,海門區發改委、市監局、消防救援大隊、公安局等多部門將開展聯合行動,加強生產源頭環節安全監管,強化電動自行車強制性產品CCC認證管理,從源頭上防范電動自行車出廠后擅自解除限速問題,提升源頭產品質量安全,避免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車輛流入市場。還將加強銷售環節執法檢查,把好“線上、線下”產品銷售質量關,強化銷售環節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整治,開展流通領域電動自行車質量監督抽查。建立健全電動自行車登記制度,加大路面執法管控力度,推動停車棚、停車架、充電樁等設施建設,加強違法違規停放和充電行為的查處,督促外賣等即時配送平臺企業加強對所屬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安全管理。深入推進拆解回收環節安全管控,嚴格落實電動自行車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規定和標準規范要求。
AI智能阻車系統
對電動車上樓說“不”
“電瓶車‘騎’進電梯,電梯會抖動,有時真怕電梯突然掉下去。”某小區業主茅女士告訴記者,她家所在的單元樓有幾個業主經常騎車搭乘電梯上樓充電,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她都膽戰心驚。住宅小區的乘客電梯不僅空間有限,且電梯門較為狹窄,電動自行車粗暴進出電梯容易與電梯門、轎廂內部發生碰撞,長此以往,輕則導致電梯故障,重則引發安全事故。根據《實施方案》要求,海門區將推廣加裝電梯AI智能識別阻車系統。
據統計,海門區約有5000部住宅電梯,電梯阻車系統可以有效地阻止電動自行車進入電梯轎廂并識別報警。專業人士告訴記者:“電梯AI智能識別阻車系統發現電動自行車進入電梯,通過視頻AI分析系統自動識別,發出語音提示和聲光報警,輸出開關信號發送到電梯控制系統,遠程控制電梯轎廂門無法關閉,從而實現對電動自行車進電梯進行智能管控。在此基礎上,對禁止使用燃氣罐的樓棟增加燃氣罐入梯、電梯困人報警等功能,對電梯安全運行進行實時監控,同步接入市監后臺監管系統,提高電梯安全隱患的及時處置能力。”
據了解,海門區部分小區將在2023年底前完成電梯AI智能識別阻車系統安裝,2024年6月底前完成所有住宅電梯AI阻車系統安裝。
(來源:海門融媒體中心 編輯/趙恩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