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靖江市實驗學校和靖江市馬橋鎮三愛村聯合開展“以勞育美 共赴‘莓’好春天”主題勞動課,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農耕文化、鄉村特色,培養他們對勞動的熱愛。
在三愛村講解員的帶領下,隊員們來到草莓科普館。草莓科普館是占地面積10余畝的智能溫室大棚,采用立體種植方式。講解員告訴隊員們,科普館不斷探索新品種培育,館內有“章姬”“寧玉”“桃熏”“白雪公主”等數十個品種。
隊員們來到三愛村草莓深加工工廠,跟著講解員有序進入工廠的觀光通道。草莓將在這里被深加工,變成一系列草莓制品。
在草莓種苗擴繁基地,隊員們了解到,基地安裝了物聯網水肥一體化系統,實現了灌溉自動化,可以通過手機平臺實時了解草莓生長狀態,并進行灌溉施肥。
在草莓種植基地,三愛村張明書記向隊員們介紹了草莓種植、養護知識,隊員們現場學習。瞧,草莓大棚里,隊員們正在給草莓除草、掐匍匐莖呢!
隊員們手提小籃,精挑細選,在暖意融融的春天里,體驗采摘的“莓”好時光。
隊員們在參觀學習中,了解到科技可以助力鄉村振興;在動手實踐中,體會到勞動的辛苦和不易?!巴ㄟ^這次勞作活動,我體驗到了勞動的意義,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腳踏實地,才能有所收獲?!本附袑嶒瀸W校五年級學生徐思瑤說。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明玉花 通訊員/周曉東 徐冬霞 實習編輯/李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