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4月6日記者從南通海門區疾控中心獲悉,“健康中國 營養先行——海門區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項目”結束,該項目主要對海門1000多名各年齡組的人群開展了調查。
居民營養調查和監測,在反映城鄉居民膳食營養攝入、膳食結構、營養狀況的流行病學特點及變化規律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海門作為2023年全國200個監測點之一,監測結果發現我區居民存在營養不足、營養過剩、微量營養素缺乏等問題。數據顯示,我區目前有高血壓患者14.7萬余人,全人群高血壓患病率約14.9%;糖尿病患者4.5萬余人,糖尿病患病率約4.5%;在校學生超重率達16.06%,肥胖率達14.8%,營養相關疾病不容小覷。“其中膳食結構不合理,高鹽高油高糖飲食,動物性食物的攝入量增加、居民奶類、蔬菜、水果攝入量低于推薦量,飲水量不夠等,這一系列問題正導致我區高血壓、糖尿病、超重肥胖等營養相關疾病患者日益增加。”區疾控中心食品與學校衛生科科員穆紫薇告訴記者。
據悉,今年海門疾控中心組建了多個調查隊伍,通過走村入戶、體格檢查等方式,了解各家庭基本情況、膳食供給、飲食行為及健康狀況等信息,并指導調查對象養成飲食多樣、葷素搭配、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我們入戶時會回顧家庭戶3天24小時膳食與3天烹飪油和食用調味料稱量進行記錄。還結合醫學體檢指標了解居民營養素攝入狀況、體格發育狀況及營養不良和貧血患病狀況等。”穆紫薇說。
由于每個個體的衰退情況不同,對膳食營養的管理需要更加專業、精細且個體化的指導。此外,不少人日常飲食只吃素菜不吃肉、只吃蛋清不吃蛋黃等,這些所謂的“低脂飲食”其實都已進入“營養誤區”。“日常飲食要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建議每日膳食應包含五大類食物,每類食物選2~4種,一日至少吃12種以上食物,一周達到25種以上最佳,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多吃蔬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每人每天鹽攝入量不超過5g,減油每人每天攝入量不超過25g,減糖每人每天攝入量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提倡飲用白開水,每天推薦飲用1500~1700毫升。”穆紫薇提醒道。
(來源:海門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高予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