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多家科技創新機構正式簽約;淮安留學人員創業園人才科技與實體企業首屆合作對接會正式舉辦;啟動第二批駐外招商產業聯盟……今年以來,淮安市堅持“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工作導向,持續發揮科技招商在集聚創新資源、優化產業結構、推動高企培育等方面的“強磁場”作用,中小企業“質”“量”齊升,蓄足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
(資料圖片)
精準招商,集聚創新資源
產業質量高不高,科技型企業支撐是關鍵。如何解決產業“缺金”、企業“缺新”的問題?“追根溯源,就是用科技招商的手段,抓住招引科創項目的‘牛鼻子’。我們牢牢圍繞全市‘7+3’產業集群招商導向,聚焦招引‘小而美’‘精而優’、含‘新’量高的中小型項目,重點關注八大高新技術領域和八大高新技術產業,更加重視招引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而非固定資產投入,精準發力,為高企培育引進源頭活水,快速集聚創新要素。”市科技局局長胡長青說。
科技創新是企業轉型發展、城市經濟騰飛的“強引擎”,科技招商更是其中“關鍵一招”。為做好這項工作,我市早布局、早謀劃,印發《持續深化科技招商攻堅行動方案》,將科技招商作為全年重點工作部署,全年實施“三提升一推動”工程,即提升重特大項目招引質量、提升科技項目招引數量、提升科技招商活動成效,推動以賽招商品牌化塑造,確保科技招商工作再上新臺階。
為了促進科技招商觀念深植基層招商隊伍,淮安市致力于增強科技型項目考核力度,在今年初“新春第一會”上,科技型項目作為重點工作目標印發在兩份重要文件上,體現市委、市政府對科技型項目的重視。同時,首次出臺“5000萬元以上科技創新項目適用于億元以上項目考核”激勵政策,進一步吹響一線招商隊伍加速開展科技招商的號角。
科技招商不僅是對資本的招商,而且更側重于對科技創新要素的引進和培育,即通過強化對創新載體、創新人才項目、創新企業、創投機構、服務機構等各類創新資源的吸納,形成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為此,我市進一步擴大科技創新要素在項目研判過程中的重要性。去年起,市科技局成為全市重特大項目要素保障評估小組成員單位,對重特大工業項目的科技創新能力進行評估研判,結果將直接作用于要素保障優先級。今年以來,市科技局先后參與總投資60億元的天合光能項目、總投資130億元的捷泰太陽能電池智慧工廠項目,優先保障了科技含量高的項目建設要素。
產才融合,推動雙招雙引
江蘇天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其創業團隊是首屆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我們的項目已經順利簽約,成功在淮安落地。淮安‘如魚得水、如鳥歸林’的一流創新生態深深吸引我,我一直把淮安的好政策推介給身邊的企業家朋友,邀請他們來淮安投資興業。”江蘇天北新材料董事長楊桂林感嘆,淮安一站式的產業、人才服務非常貼心。如今,江蘇天北新材料已經順利竣工投產,被認定為新竣工高科技工業項目,預計年產環保型防水涂料1萬噸,產值1.2億元。
打造科創環境高地,淮安注重人才與產業的深度融合。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將招才引智作為制度性安排,納入全市中心工作,與招商引資同步重點謀劃、重點推進。為進一步加強創新驅動,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響新一輪“搶人才“號令槍,我市統籌謀劃全年科技招商活動,將“雙招雙引”作為活動主題,在南京、蘇州、成都、西安等地開展數場專題對接洽談。
在前不久召開的2023中國淮安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上,淮安向全世界發出邀請函。“以賽引才、以賽招商將是我們今年大賽的重要理念,通過這一招才引智國際化大平臺,讓全國乃至全球地區的高層次人才、高科技企業看到淮安這片發展沃土,真正實現精準引才、深度孵化的辦賽目標,讓更多的人才、更多的好項目在淮安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胡長青說。
在打造科創人才“引力場”的同時,我市還建立健全產才融合的“全鏈條”,讓人才和產業同頻共振、相互成就。通過積極引進科研機構,布局科創載體,出臺系列文件,強化政策導向,實施年度績效評價,鼓勵運營單位突出科技創新要素培育,發揮科技孵化功能。盱眙縣依托凹凸棒石產業園,重點圍繞凹凸棒石產業招引人才、孵化企業。以清華大學材料研究院院長、中科院南策文院士,清華大學博士李崢為主的創業團隊來淮創辦的清陶能源“凹凸棒石納米陶瓷纖維隔膜關鍵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榮獲省科技成果轉化資助800萬元,入選省“雙創團隊”。
優化服務,推動高企培育
自開展科技招商以來,淮安市尤為重視對科技項目的服務和保障,鼓勵各縣區出臺針對科技項目招引的優惠政策,在隊伍建設、服務推動等方面給予指導和支持,形成上下工作合力。
“我們之前在蘇州,這次來淮安投資建設環保項目,充分感受到了科技部門的高效服務,各種手續都沒讓我們自己煩心。”淮安湛清生態環境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葉小兵說。通過科技招商會,金湖縣科技局了解到蘇州湛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有意向拓展投資,立刻以“務實、高效、專業”的標準爭取項目簽約落地,幫助企業在一天內完成了營業執照辦理、企業刻章、銀行開戶等工作。該項目創始人為清華大學創業團隊,投資主體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瞪羚企業、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在高科技領域及高層次人才方面具備優勢,已于去年正式投產。市科技局連同金湖縣科技、人才部門,上門宣傳解讀人才科技政策,項目投產僅3個月便成功申報淮上英才“雙創團隊”項目,獲得淮安市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相關獎勵資金200萬元已全部到位。目前,企業成功進入規上列統企業,今年將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截至目前,淮安市已有耀昇新材料、盈潤新材料、綠友新能源等數十家科技型企業成長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或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2022年全市共新招引科技型項目144個,同比增長6.6%,超額完成全年任務。新竣工高科技工業項目65個,同比增長160%,為后續企業培育提供有力支撐。一季度,市科技局赴蘇州、常州、成都、杭州等地開展6場“走出去”“請進來”科技招商活動,邀請嘉賓300余人次,達成合作項目數十項。科技企業崛起的背后是堅持科技招商,搭建多層次創新體系的必然結果。一批扎根在淮安、深耕在淮安的科技中小企業不斷壯大,聚木成林,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