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講好紅色故事 賡續紅色血脈
大學生志愿者李虹宇為市民講解。 顧俊攝
清明節前后,來自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人文傳媒學院的36名大學生志愿者來到市烈士陵園,擔任義務講解員,傳揚紅色故事,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據統計,連續9天,他們共接待169個團隊3.8萬人次。
“這是劉胡蘭式的女英雄——高鳳英烈士!她是姜堰前堡村人。作為女隊員,她作戰勇敢。在一次戰斗中,一邊踩水過河,一邊向敵人射擊……”大學生志愿者蔡嘉儀繪聲繪色地講解,一群小學生邊聆聽邊記錄。
“經過這次講解鍛煉,我更加從容和自信。”蔡嘉儀是人文傳媒學院大二學生,今年初被選聘為講解員,她每天對著鏡子練習講解,并說給同學聽。為了將故事講述得詳實精準且生動形象,她常常去校園圖書館翻閱史料,有時一坐就是大半天。
36名大學生志愿者綜合素質較高,是人文傳媒學院“綠芽志愿者協會”從報名者中精心挑選的。他們早晨6點起床,8點前準時到崗,每天工作時間達10個小時。
“雖然時間長了一點,有時要站一整天,但這是一個特殊的崗位,我們能堅持。”大學生志愿者張雅秋是清明節當天的志愿服務小組長,她主動參與講解,當天一人接待團隊6個。為了防止上廁所影響工作,她很少喝水?!拔腋绺缇褪且幻F役軍人,我們從小就愛聽紅色故事?!睆堁徘镎f,原計劃清明節回老家興化的,她和父母打了招呼,父母也理解和支持?!半m然聽眾年齡不一、職業各異,但在講解中他們不約而同地流露出敬仰的眼神和肅穆的神情,深深感染并激勵著我。我要做好紅色故事宣講員,影響更多人。”
“每逢清明,大學生擔任市烈士陵園義務講解員,這一做法已堅持了10多年?!比宋膫髅綄W院團總支書記查振芹表示,紅色故事講解活動,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是對青年精神品質的再塑,大家都以參與這樣的活動為榮。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