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體驗微度假、慢生活成為不少游客來揚州旅游的新方式,“煙花三月”,越來越多的游客涌入揚城,看戲聽曲的小劇場也成為游客們體驗“老揚州”慢生活的新選擇。
昨天(4月6日)下午,東關街長樂客棧芍藥園子書場內坐滿了外地游客,一盞茶、一碟茶點,大家在這兒一坐就是一下午,古箏、二胡、揚州清曲……從傳統器樂演奏到揚州非遺曲藝表演,悠閑自得的慢生活讓游客們贊不絕口。安徽游客張剛告訴記者:“在逛街的同時也體驗到了揚州的歷史文化底蘊,包括在逛街累的時候,可以有一些適當的休息放松。旅行的意義就是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讓游客感受揚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相關部門支持、指導下,揚州市文旅工作者自發成立了芍藥園子文藝社,每天定期演出。揚州清曲第六代傳承人沈玉紅介紹:“讓更多的外地人知道我們揚州的文化,我最多一天在這里唱過七八場,雖然我們很辛苦,但是心里還是快樂的。”
如今,“景中看戲、戲中賞景”“白天看景、晚上看戲”的沉浸式旅游體驗已經成為揚州市文旅經濟的新增長點。個園景區打造的千秋粉黛小劇場旅游演藝品牌,融合現代表演藝術,將揚州傳統文化演繹得淋漓盡致,已列入江蘇省示范小劇場培育名單。
積極探索拓展“產業+小劇場”消費新模式和演藝產業鏈,截至目前,揚州市共有40多家小劇場,分布在景區、社區、劇院等場所,演出類型涉及綜合演藝、地方戲曲、曲藝書場等。業內人士與專家建言:應把小劇場作為新興的文化傳播載體和文旅消費空間,打造更多具備引領性、沉浸式和新鮮感的藝術場景,為游客提供現代藝術新體驗,變過夜游客“流量”為收益。揚州清曲傳承人范文燾告訴記者:“揚州的非遺很多的,木偶、揚劇、彈詞、評話,我覺得可以打造成揚州的名片。”
(來源:江蘇城市頻道/胡艷 揚州臺 編輯/王楠)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