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前,隨著常州金橄欖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武順接過營業執照,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市場主體總量正式迎來“20萬戶時代”。近年來,武進區持續深化改革,壓縮流程“一次辦”,并實現所有環節“一網通辦”,切實減輕企業開辦負擔,助推市場主體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核心競爭力和軟實力的集中體現,也是關系到地區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武進區始終堅持以“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助推市場主體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促進更多市場主體“生得下、長得大、活得好”。
武進區現代濱湖科技產業新城航拍圖
“非常感謝武進區政府為我們企業搭臺,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我們可以心無旁騖地發展企業。”近日,一場特殊的下午茶在武進區經緯大廈拉開帷幕。項目方、投資機構、版塊招商負責人齊聚一堂,聚焦產業發展前端,切實加強我區高端“朋友圈”建設,全力以赴聚攏各方資源,打開優化營商環境新篇章。
志同者不以山海為遠,武進廣發“英雄帖”,用活“朋友圈”,以平臺化、體系化的思維打通資源共享通道、打造項目落地“核爆點”,打開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是政策、市場、政務、法治、人文等環境要素的總和。武進區營商環境之所以能多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陣的背后,既“栽梧桐”,又“除雜草”,既“植沃土”,又“勤澆水”,澆灌出企業家的“成長濕地”,夯實出新興產業的“創業高地”,挖掘出投資發展的“成本洼地”,讓更多市場主體從幼小樹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匯聚成結出高質量發展碩果的茂密森林。
常州節卡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生產的機器人
“自2018年起,武進區將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環節進行責任分解,建立起‘基層代辦員、項目經辦員、部門幫辦員、環節辦理員、項目督辦員’工作隊伍,根據企業不同階段、特點、類型,量體裁衣,專門定制服務方案。”武進區行政審批局局長祁斌說。
常州國家醫療器械國際創新園
企業爬坡過坎、蓄勢發展,武進以三個“一”——一支隊伍、一圖索引、一項機制,巧妙破題。建立“基層代辦員、項目經辦員、部門幫辦員、環節辦理員、項目督辦員”工作隊伍,繪制涉及 33 個單位部門 57 個環節 31 個事項的全流程圖,對列入年度省、市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的產業類項目,由企業作出信用承諾,各部門間通過內部流轉、聯席會議、審管聯動、信用監管多種形式,前置部分審批事項的技術審查,進一步壓縮審批周期。此外,我區還推出“退役軍人一件事”“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涉農一件事”等多類套餐辦,用繡花功夫做好政務服務“一件事”改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