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從5月1日起,我國四大海域正式進入長達4個半月的海洋伏季休漁期。江蘇近4000艘漁船全部進港,4萬多漁民悉數上岸。這個比暑假還長的假期漁民怎么度過,大家伙的“海鮮自由”會不會受到影響?記者近日前往南通、連云港、鹽城等地,探訪漁民休漁期的生產生活。
這兩天,在鹽城市射陽縣黃沙港鎮漁民中心,新一期海洋漁業職務船員培訓如期開啟。正如汽車需要保養,駕駛員需要考證,除了漁船維修、漁網織補外,技能培訓也是大部分漁民每年休漁期的必備工作。因為在外捕撈較忙,學習機會少,漁民們都分外珍惜這次“充電”機會。鹽城市射陽縣黃沙港鎮漁民張志朋告訴記者,“我原來是二級船副,參加這個學習班,我可以升級二級船長,到時候,我可以自己領船,收入比原來高,比外面打工高很多了。”
除了維護漁船漁具,提升個人技能,休漁期間,漁民們更多的是走親訪友,陪伴家人。依托本土特色產業,一些漁民還會暫時“改行”,在家門口的海市、海產品加工廠等地賺錢補貼家用。
在連云港市贛榆區海頭鎮,乘著農產品電商的東風,這兩年,當地不少漁民選擇在休漁期“直播帶貨”,增加收入。海頭鎮海臍村漁民匡立鵬告訴記者,“以前都是出船以后拍點小視頻存著回來發。現在休漁期,抽空帶家里人一起做做直播帶點貨,賣點冷凍品。好的話,一天也能賣個幾十單,足夠補貼家用了。”海臍村黨總支副書記李健表示,目前海臍村有直播賬號三百多個,現有漁船的直播賬號有三十多個,相關漁民主要是利用伏季休漁期進行帶貨直播,增加收入。
四個多月的休漁期,如何實現“海鮮自由”?記者在啟東呂四港、射陽黃沙港等國家級漁港采訪時發現,得益于提前入庫冷凍,當地不少海鮮賣場的海產品依然供應充足。帶魚、鯧魚、馬鮫魚、梭子蟹等常見海貨量足價穩,吸引各地顧客前來選購。
南通啟東市呂四至鮮水產品有限公司經理虞健華告訴記者,“每年在封漁期之前,我們都是大批量采購新鮮產品,大概儲備1萬噸左右,為后面休漁期準備。”鹽城市射陽縣黃沙港海鮮大賣場負責人凌敏表示,賣場主要通過電商直播間銷往全國各地,目前整個海鮮市場貨源充足,價格基本上變化不大。
伏季休漁期間,江蘇省還向農業農村部申報獲批了4種作業類型漁船的專項捕撈許可,同時繼續實施毛蝦專項捕撈,并增加了銀魚、沙海蜇2個特殊經濟品種專項捕撈,有望進一步補充休漁期間海鮮供應,增加部分漁民收入。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郝朦 江蘇廣電南通中心站/陳志斌 龔丹 姜晨光 射陽臺 贛榆臺 編輯/趙夢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