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示范創建以來,無錫市惠山區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思想,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融入到補齊城市涉水領域民生短板中,積極回應群眾期待?;萆絽^在老舊小區改造民生工程中,系統解決內澇積水、雨污水管網錯混接、景觀節點陳舊等問題。2021年,惠山區天一花園海綿化改造項目順利通過部委檢視,獲得專家一致肯定。近日,該區多個小區海綿化改造項目通過了專項驗收。
【資料圖】
“緊扣海綿二十條,破解小區內澇難題”
老舊小區綠化率低,硬質化程度高,配套設施陳舊,雨水管網排水能力不足,雨天易發生內澇積水?;萆絽^老舊小區改造在雨水管網提標改造、鋪裝豎向優化的基礎上,綜合采用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透水鋪裝等設施,提高場地滯蓄雨水的能力,有效減輕管網排水壓力,緩解雨天積水頻發的老舊小區病癥。
以華潤小區為例。華潤小區整體低于南側錫陸路,在遭遇暴雨時有雨水倒灌風險。經校核,小區管網排水能力僅1年一遇,不滿足現狀排水要求。項目通過新建和改造排水溝,結合停車場公共海綿空間改造,利用大面積透水混凝土和加厚碎石層提高雨水下滲能力,擴容滯蓄空間。項目結合數值模型模擬手段,系統評估方案效果。改造完成后,小區內積水情況有明顯改善。2023年06月05日9:00,前一小時降雨量達14.5mm,大雨期間,小區內基本無積水,停車場鋪裝仿佛像只經歷了一場日常澆灑清洗。
“海綿深度融入景觀,擦亮生態宜居新樣板”
傳統的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常常過分重視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面源污染削減率等功能指標,忽略了海綿城市建設景觀營造訴求,導致公眾對海綿設施的排斥。
惠山區這一批老舊小區海綿化改造創新融入“海綿景觀”理念,將海綿城市與景觀設計深入結合,打破了傳統重指標輕美觀的建設模式。設計階段,景觀與海綿設計團隊緊密協調,結合小區本底特征、設施功能、經濟性、適用性、景觀效果等因素靈活優化方案,在有限的用地空間內平衡功能與景觀需求,實現土地的高效利用。施工階段,施工單位秉持工匠精神,嚴格按圖施工,惠山區海綿辦和第三方技術服務團隊保持動態跟蹤、全程指導和長效監管。
以曉星苑為例。曉星苑原有休閑空間以東西兩側綠地廣場為主,功能較為單一,不能滿足居民多樣的活動需求,設施較為陳舊;喬灌的季相景觀不夠豐富,色葉樹種觀果植物分布不均。項目結合原有開放空間進行節點改造與功能提升,在進行休閑廣場及停車位改造時,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鋪裝,實現小區徑流控制與環境美化相結合;在植物配置上,充分尊重原有住區風貌,結合景觀和設施需要,增加耐陰性地被與灌木,豐富綠化空間層次與色彩搭配,打造多姿多彩的小微生境和宜居優美的生活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曉星苑樓棟南側的雨水直接排入排水溝,易發生內澇積水。項目利用東西兩側開放空間建設雨水干塘,通過新建排水管道連通海綿設施與排水溝,將徑流轉輸至干塘進行集中的末端控制,起到了良好的徑流與污染控制效果,也形成了別樣的干塘景觀風貌。
盛巷花苑、育才小區也在海綿化改造中以手術刀”式精準施策和“針灸”式改造更新,結合四季植物配置,通過生態設計手法,打造巧妙隱蔽的“海綿體”,營造出一種“四兩撥千斤”的舒適感,讓居民從“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優居”。
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是惠山區打造生態宜居樣板地和美好生活向往地的重要契機,是統籌好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內澇防治等民生工程,繪筑好小橋流水人家詩意棲居百景圖的重要抓手。下一階段,惠山區將緊扣“錫西花園城”總體定位,凝心聚力、扎實工作,突出重點,攻堅克難,爭當海綿示范城市建設標兵,全力以赴打造海綿示范城市建設新高地。
(來源:江蘇廣電無錫中心站/路明杰 編輯/徐金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