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場青年創客版的“創造101”在吳中區上演。第三屆“智匯吳中”創客大賽吸引了451個來自全國各地的優質人才項目在大運河畔展開巔峰對決,最終勝出的頂尖選手,將在2020年第四屆東吳雙創峰會暨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吳中分會場活動開幕式上“C位出道”。
“人到蘇州才無憂,才至吳中吳更優”。吳中區致力于以實干打造人才環境、以真誠提升人才口碑,不斷優化“吳愛人才”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吸引海內外優秀人才筑夢吳中,以人才集聚為城市科技創新蓄能,打造顏值最靚麗、創新最集聚的蘇州“南部硅灘”。
創新政策已歸位
助力創業“吳優”
在5月20日這個特殊的日子,吳中區舉辦了首期“吳愛人才”人才主題日活動,正式發布了5項、20條支持人才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措施,涉及人才項目資助、人才企業加速支持、引才育才激勵、人才樂居保障、人才待遇優化等,向全球高端人才拋出了“橄欖枝”。
這是吳中區對落實蘇州市開放再出發精神和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的積極回應,也是面向世界求賢的告白。正因有這樣的誠意與努力,“最美吳中”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來了就不想走,醒了還在吳中。吳中不僅山好、水好,創業更好,尤其是智能制造和生物醫療產業,這里集聚了非常完備的產業鏈基礎和非常活躍的創新要素。”正如蘇州斯萊克精密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安旭所言,扎實的產業基礎是“引得鳳凰來”的關鍵因素。
近年來,吳中區堅定不移做大做強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生物醫療及大健康兩大主導產業集群,緊盯產業需求引進人才、集聚創新要素,以創新鏈、人才鏈優化推動產業鏈集成和價值鏈提升,實現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生物醫療及大健康兩大主導產業產值分別突破500億元、100億元。
為了充分發揮產業優勢,吳中區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加速人才集聚:圍繞主導產業,在專家評審制之外,不斷拓展人才引進的“賽道”;持續舉辦創客大賽,“以賽代評”,賦予科技企業家舉薦區級領軍人才和重點產業緊缺人才的權力;定期開展項目路演活動,優秀人才項目直接授予“東吳高層次人才”稱號。據悉,本屆“東吳雙創峰會”開幕式上還將向引才成效突出的企業授予“人才伯樂獎”。截至目前,吳中累計引進和培育省“雙創計劃”等各類領軍人才400多名。
金融支持是人才企業關鍵的“雨露陽光”,吳中區在打造10億元規模“東吳貸”基礎上,又推出了10億元規模的“東吳知識貸”,聚焦解決中小微科技人才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如今,“東吳貸”27家合作銀行已向區內110家企業完成初步授信意向達4億元。
“吳中正努力對標世界級湖區,做到既有太湖山水美景,又富有創意創新創業生態,打造蘇州的‘南部硅灘’。”吳中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將通過政策創新,推進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和資本鏈的優勢疊加,實現人才集聚和產業升級的“雙螺旋”上升。
營商環境已到位
助力發展“吳優”
“因受疫情的影響,我們多名外籍專家來華通道受阻,影響了公司5G項目發展。創新服務特派員了解后,制訂專門方案幫助4名韓國專家及時來華,大大縮短了我們同三星5G基站設備連接器新產品的認證時間,避免了4000多萬元的訂單流失和相關違約風險。”蘇州瑞可達連接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
為進一步做好跟蹤服務,吳中區從16個涉企服務部門中選出20名職能科室科長,組建創新服務特派員隊伍。同時,針對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提供針對性的專業服務。深入推進“獨角獸”“雛鷹”“瞪羚”計劃,打通“創業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的多層次、階梯式培育路徑。“企業初創時期可以通過人才載體等進行孵化,在逐漸成熟時能夠申請各級企業和人才政策資助。我們還將成立擬上市人才企業服務聯盟,為有IPO發展愿景的人才企業提供服務。”吳中區地方金融管理局負責人介紹。
吳中區認定了30家示范性人才載體,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等資質企業和載體不斷擴容,正在探索跨鎮(區)的企業孵化平臺,不斷完善從初創期到產業化的全流程服務。此外,賽迪研究院蘇州分院、浙大蘇州智能制造研究院、西交大蘇州高端智能制造協同創新中心、中農大有機循環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相繼落地吳中區,推進高端平臺提檔升級。
讓企業安心經營、專注生產,是吳中區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重要內容。躋身全球前列的印刷電路板企業——東山精密,2018年受股市劇烈震蕩影響,出現資金流動性風險。得知情況后,吳中區全力協調,通過國資公司吳中金控設立總規模12億元紓困基金,向企業提供支持。疫情期間,吳中區各部門再次伸出援手,協助企業順利通過蘇州國開行拿到8000萬美元復工復產專項貸款。今年3月,企業市值實現大幅度提升,吳中金控“功成身退”,完成全面減持的同時,國有資產投資增值82%,實現雙贏。
值得一提的是,吳中區科技鎮長團圍繞深化政產學研合作,成立了省內首個科技鎮長團創新研究院,并打造線上服務平臺“東吳創新服務助手”小程序。“線上平臺的開發,一方面能為鎮長團服務人才企業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能保持服務的延續性,同時方便鎮長團抱團開展服務。”吳中區副區長、第12批科技鎮長團團長賁智勤說。
人才生態已就位
助力生活“吳優”
“歷史人文相輝映,宜居宜業在吳中”。對于創新創業人才而言,生活環境質量和水平已經成為重要參考因素。
吳中區借助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雅致的蘇式生活方式和極致的“蘇作工藝”為切入點,圍繞“姑蘇八點半”主題,在城市公共景觀中融入吳文化元素,涵養城市文化氣質,積極引導高層次人才參與文化體驗活動,優化人才的安居體驗。
探索人才和城市“相互成就”。吳中區出臺《支持領軍人才企業創新產品示范應用辦法》,鼓勵區內企業科技創新產品得到首試首用,鼓勵本區域或本領域相關單位開放應用場景,進一步提升城市科技質感。
在越溪農貿市場的有機垃圾處理站里,收運過來的餐廚垃圾被倒上輸送帶,送入機器粉碎、擠干后,被倒入垃圾生化處理機進行加熱發酵。12個小時后,這些餐廚垃圾就將搖身一變,成為有機肥料。
“垃圾分類是當前社會的一個熱點話題,但是早在2004年,我去新加坡出差,看到他們的環境治理非常好,就想著我們也要做點事情,把環境治理得更好。”蘇州韓博廚房電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韓躍國介紹。這種變廢為寶的設備和技術,正是韓躍國和他的企業所研發的核心產品。目前,像這樣的有機生活垃圾處理站已在全市多個點位投用。
安居才能樂業。今年5月,東吳人才公寓正式開工,預計明年底投入使用,將建設成為吳中區地標型人才公寓。此外,開發區發布人才優購房并完成首批認購,甪直鎮You+人才公寓、城區“東吳之家”人才公寓全面運營,木瀆、胥口籌劃建設人才公寓,區級人才公寓體系基本成型。“計劃未來三年內建成人才公寓1000余套,面積約10萬平方米,滿足人才周轉性住房需求。”吳中區人才辦負責人介紹,吳中區還將不斷優化升級包括購房貼、租房貼、優購房、優租房、購房綠色通道等在內的人才樂居體系。
為了進一步禮遇英才,吳中區推出“東吳人才VIP 卡”。持卡人才可享受專項信貸優惠、貴賓體檢服務、免費景點游覽、酒店入住優惠、醫療綠色通道、機場火車站貴賓通道等全方位的人才禮遇“大禮包”。
“吳中人文淵藪、人才輩出,我們始終將人才作為第一資源,與人才相伴前行,全力優化創新創業生態,通過高質量滴灌‘陽光雨露’,實現人才高質量‘茁壯成長’。”吳中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吳中區將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疊加機遇,在人才工程、人才新政上持續發力,為各界人才實現抱負提供廣闊天地。(記者 范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