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中采咨詢聯合發布的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采購經理指數(Emerging Industries PMI)為48.8%。
從13個分項指標來看,同此前相比,正向指標中,小幅回升的有產品訂貨、出口訂貨、現有訂貨、采購量、進口、自有庫存、經營預期,小幅回落的有生產量、就業、研發活動。
“8月新興產業EPMI小幅回落0.1個百分點至48.8,低于近年均值1.7個百分點,EPMI于8月旺季初期回落為4年來首次。”中采咨詢總經理、首席研究員于穎表示,回落主要受水災和疫情管控影響,所有指標都體現了供應鏈部分中斷狀態。
于穎介紹,分項指標中,生產量本月回落1.7個百分點成為PMI回落主因,是供應中斷受制最大的指標;訂單回升0.3個百分點,低于2018—2019年均值近3個百分點,回升受限,但大部分地區生產秩序平穩,需求仍在。采購量、自有庫存雙雙回升,但也遠低于往年均值,企業雖為秋周期做準備,但備貨行為受阻反彈較弱。用戶庫存繼續回落至44.5中低位,為后期旺季帶來相對充足空間。出口指數受制于物流環比僅小幅回升0.1,采購季進口指數環比回升1.8,鑒于國內外疫情的控制存在不確定性,未來進出口的走勢仍有待觀察。就業指數環比回落0.3,為2103以來新低。研發活動和新品投研雖均小幅回升,但弱于近年均值,企業利潤被擠壓,支出相對更為謹慎。
中國科學技術戰略發展研究院研究員陳志認為:“本月新興產業主要同步指標小幅下滑,但總體預期開始上調。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三個產業表現不佳,均低于50%。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上月主要先行指標特別是經營預期下降得十分明顯,本月由于供應鏈、疫情的影響使得PMI如上月預期發生了下調,特別是其受到供應鏈的影響是所有產業最大的,配送指標降到了38.1%,低于四年均值8.3個百分點。”
陳志表示,8月全球疫情有所反彈,中國加快推進疫苗接種,同時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冠疫苗出口國。受此影響,生物產業總體繼續向好,主要同步與先行指標均已擺脫淡季影響。本月新能源汽車產品訂貨、采購量等主要先行指標開始上升,經營預期恢復到五年來同期平均水平。根據商務部數據,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147.8萬輛,已經超過2020年全年水平,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生產企業新車銷量比重即滲透率達到10%。
陳志介紹,目前新一輪的供需政策正在醞釀,例如新一輪的新能源汽車下鄉,重點城市考慮增加號牌指標,預計下個月新能源汽車會如期迎來“金九銀十”。隨著全國疫情漸趨穩定,預計下個月新興產業整體的供給潛力將被激發,在市場、政策雙輪驅動下,展開新的周期。(記者 何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