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紫牛新聞
蘇州在通過政府引導基金進行資本招商方面可謂是經驗豐富、成效顯著。這里集聚了許多業內耳熟能詳的知名產業投資基金——蘇州工業園區產業投資基金、蘇州國發創投、相城母基金等。
去年多次到訪蘇州,給全國政協委員張懿宸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在今年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帶來了9份提案,涉及基礎設施公募Reits擴容、私募股權基金、雙碳和數字經濟等話題。就關于促進我國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健康穩定發展而言,張懿宸建議,為私募股權市場引入更多源頭活水,加強對政府引導基金的頂層設計,深化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工作。
張懿宸此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募資市場仍然缺少真正的“長錢”,“募資難”是我國私募股權基金行業長期面臨的嚴峻挑戰。
張懿宸今年在提案中建議要加強對政府引導基金的頂層設計。就目前存在的問題,張懿宸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在規模與效率方面,各區域應針對已有產業上下游優勢,做好相應招商引資和配套出資規劃,各地引導基金也應動態評估和持續鞏固當地產業優勢,尤其應避免盲目追求與本地產業優勢不匹配的企業落地。
二是在平衡引導和收益兩個目標方面,政府引導基金設立的最大目的是利用財政資金撬動更大規模的社會資本進入政府擬扶持的領域和行業。此外,財政部和發改委均要求建立績效評價制度,這使得政府引導基金在資金端的風險偏好較低,同時容錯機制與監督壓力都影響著基金的市場化運作和引導功能的有效實現。而從社會資本和市場化基金的社會出資人角度看,基金盈利是首要目標。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給予管理人和基金市場化運營空間并建立適當的容錯機制,需要持續思考和探索。
三是引導基金存在出資審批周期長,前置環節多的特點,也會因資金的國資性質向子基金附加一系列特殊要求。與此同時,子基金管理人的關注點也容易更多集中于完成規定的返投任務。應盡量簡化決策流程和效率,進行適度管控;明確主管部門、引導基金和GP的權責邊界;探討適度優化返投機制,給予更寬泛靈活的計算口徑。
四是在退出問題方面,引導基金主要出資訴求為促進產業發展,可探討在政策目標達成后,以讓利退出作為主要退出模式的可行性和實踐通路,確保財政資金的及時回收。讓利退出的模式需要較完善的基金價值評估體系,因此建立規范的基金二手份額交易市場成為解決政府引導基金退出難的重要路徑。
周文
校對 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