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起
(資料圖片)
全市中小學生健康體檢增設屈光度檢查
加強視力健康綜合干預;
2020年起實施視覺環境改造提升工程
截至目前
已完成全市346所中小學校教室燈光改造;
2021年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基地成立
共有9家基地和8家建設單位
著力構建“基地-社區-學校”聯防機制;
試點開展“無作業日”行動
探索減負增效新模式;
組織開展體育鍛煉和護眼活動
特別是結合疫情防控實際需求
發布線上居家運動指導和在線體育課
深受廣大學生和家長歡迎;
編制并下發
《蘇州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讀本》
學生對近視防控相關知識的知曉率達100%;
結合全國愛眼日、世界視力日等
開展健康教育主題活動
組建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宣講團
近年來進校園宣講超百場
受到一致好評
如何做好青少年近視防控呢?
一起來看看吧!
加大宣傳,指導防治
今年6月,蘇州市教育局、蘇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主辦2022年全國“愛眼日”宣傳活動暨蘇州市兒童青少年健康月啟動儀式,旨在更好普及愛眼護眼知識,更好推動科學精準地近視防控。
儀式上,勤惜實小的學生代表上臺宣傳預防近視的要求,進行“健康宣誓”,學校合唱團為大家帶來了緊扣主題的歌曲《星》和《愛眼歌》。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校園長宣講團副團長馮凌燕也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場關于預防近視的科普講座,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近視的原理、近視的危害以及如何科學用眼的注意事項,讓學生們懂得更加愛護自己“心靈的窗戶”。
“守護‘睛’彩視界,點亮‘光’明未來絕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預防和減少青少年近視’也絕不僅僅是一個指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集合各個地區乃至全國的力量,共同參與其中,身體力行,共同為實現‘健康中國’而努力。”蘇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同志說。
專人負責,改善燈光
每天下午兩節課后,蘇州高新區文正小學的校園內就會響起眼保健操的音樂。同學們放下課本,根據提示,認真做起了眼保健操。
副校長陳華介紹,利用上下午各30分鐘的兩次大課間時光,每天分類開展戶外長跑、跳繩、毽子、乒乓、籃球、排球等體育運動項目,讓學生充分運動起來。
學校醫務室配備了一名校醫,專人負責學生近視預防工作,有計劃地開展兩周一次的健康教育,指導學生書寫姿勢、用眼衛生習慣。此外,在今年暑假,文正小學對全校53個普通教室及20個專用教室進行了全面的燈光改造。
據介紹,教室內原來的燈光都是采用日光燈,現已全部換為LED護眼燈,改造后使教室燈光更柔和,光線更均勻,有效地改善了教室的燈光環境,減少師生上課中的視覺疲勞,對預防學生近視也有很大的作用。
加強管理,科普入校
今年,姑蘇區疾控中心進行了一項兒童近視防控知曉率基線調查,問卷涉及16個近視防控問題,共收集到合格有效問卷9637份。
姑蘇區疾控中心公共衛生科醫生張聰表示,白天戶外活動是預防兒童青少年近視的重要措施。教師和家長應密切合作,保證孩子每天進行2小時以上白天戶外活動,寄宿制幼兒園不應少于3小時。使用30分鐘電子產品以內休息10分鐘以上。
據悉,姑蘇區開展了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計劃”,通過在區屬學校中設立學校視力防治示范點,定期開展視力監測等系列干預措施,加強視力健康管理,建立醫院-學校-家庭的聯動機制,促進轄區兒童青少年科學用眼護眼。
9月15日,桐星社區衛生中心醫生胡云志走進金閶實驗小學,開展近視防控科普講座。胡醫生向大家介紹了保護視力的重要性,以及預防近視的注意事項,包括養成好的用眼習慣,做好眼保健操,每天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注意近距離用眼姿勢,控制用眼時長,每讀寫30-40分鐘,應該休息或遠眺10分鐘以上;要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選擇好的視覺環境;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小學生每天要睡覺10小時以上;要定期到眼科做視力監測等。
2021年調查結果顯示,全市兒童青少年近視率為61.0%,相比2020年,總體近視率下降了0.4個百分點。下一步,蘇州將根據教育部“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要求,持續推進青少年視力健康,制定更加完善的保障制度,建立更加有效的學生視力健康水平的保障體系,提供更加科學專業的視力保護指導,持續完善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加強視力健康宣傳教育,在全社會營造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專家指導、學校教育、家庭配合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