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臺上弦索聲聲、鶯囀嚦嚦,臺下掌聲陣陣、喝彩連連。3月10日、11日,蘇州市評彈團攜兩臺精彩節目亮相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以吳音雅韻奏響藝術圣殿,為首都觀眾奉獻了一場“杏花煙雨江南”的視聽盛宴。
據介紹,本次在北京的兩場演出分別為“光前裕后:蘇州評彈四大名著專場”和中篇蘇州彈詞《雷雨》專場。“四大名著專場”精心遴選了蘇州評彈中取材于《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的書回、選曲、開篇等,這些作品精雕細鏤、膾炙人口。中篇彈詞《雷雨》改編自曹禺先生話劇名著,被譽為江南美學對現代經典的成功激活。創演15年以來,《雷雨》已走進近百所高校,無數年輕觀眾因為它而愛上了蘇州評彈。
對于此次晉京演出節目的遴選,蘇州市評彈團經過了慎重思考與精心準備。該團團長林建方告訴記者,“這次晉京演出,體現出三個鮮明特點:一是在節目編排上體現了‘守正創新’。‘光前裕后’專場呈現的是蘇州評彈的傳統家底、深厚底蘊,中篇彈詞《雷雨》則是近年來評彈書目創新的代表作品,兩臺節目體現了蘇州市評彈團堅持守正創新、傳承創新的豐碩成果。二是在演員陣容上體現了‘青藍相繼’,演員中既有藝術名家,也有中年骨干,還有青年新秀,體現了近年來我們在人才隊伍培養上的薪火相傳。三是在美學風格上體現了‘雅俗共賞’,我們帶來的這些作品是文學名著、現代經典與江南曲藝、通俗藝術的攜手與轉化,不僅體現了蘇州評彈的美學品位,也為文學經典的藝術轉化帶來啟迪。”
為了保證演出質量,演員們幾乎都是在演出結束之后,再趕回團部加班排練,一練就是幾個小時。在演出現場,他們以精彩紛呈的流派唱腔、精微巧妙的舞臺表演,展現了江南藝術的獨特內涵與魅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場演出的上座率均達到90%,掌聲叫好聲不絕,觀眾散場了也久久不愿散去。林建方說,希望借助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的高端平臺,向首都觀眾一展江南雅韻,更希望大家能走進蘇州、暢游江南,沉浸式體驗書場里的評彈、園林里的評彈、斜風細雨里的評彈、茗香花影里的評彈。記者 姜鋒 通訊員 潘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