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高新區教育時空云平臺對標國家、省、市教育信息化建設綱領性文件,強化頂層設計、優化中層規劃、細化底層應用,確立數據治教、數據治校、數據治學,以及“個性化學、針對性教、精準化管”的建設理念,圍繞教師、學生、管理者、家長及社會人士,著力打造師生全生命周期和管理服務全業務流程。總體上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幅地圖、三大系統、四層模塊、五大空間”(簡稱“12345工程”), 以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通過信息化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個中心
即高新區教育大數據中心。中心實現對基礎性數據、形成性數據、資源性數據的有效集中管理;實現數據態勢可定制、可配置和可視化,深度挖掘數據意義;實現數據互聯網和地圖的雙接口,可與區大數據管理中心無縫對接。
【資料圖】
兩幅地圖
一是學科地圖系統。運用人腦和地圖認知最新前沿研究成果,將人腦的認知結構、課程知識結構、地圖空間結構深度融合,凸顯學科知識體系、核心知識架構,使學科地圖成為學習、記憶、思維、創新、知識管理的工具。
二是教育全息地圖。全視角將新區教育機構的人、地、物、信息等全要素互關聯,多維度、多尺度、多模態、可視化表達新區教育地理空間信息與時間序列信息,全息表達新區教育的整體特征和發展水平,提供基礎教育一鍵式“數據治教”地圖管理服務。
三大系統
一是區域教育地圖系統。基于教育大數據中心、學科地圖、全息地圖等梳理整合各類數據資源,打造區域教育大數據駕駛艙。
二是統一認證系統。蘇州高新區智慧教育時空云平臺實行單點登錄、統一認證,一人一帳號,一人一空間,功能模塊可配置。
三是教育質量監控系統。可針對區、學校、教師、班級等各級群體進行統計分析,支持自定義群體,根據需要對不同群體進行差異化分析,生成全區教學質量動態變化圖,對象化的學科素養分析圖、針對性的學業基礎診斷圖譜。支持數據上傳、編輯、分發以及多目標呈現模式。
四層模塊
核心模塊、基礎模塊、應用模塊、裝備模塊逐步完善,根據新區智慧教育的需求以及規劃,對現有云資源進行梳理、整合及擴容,加快新區智慧教育基礎資源建設,包括智慧教育硬件平臺,云桌面、云教室、無線覆蓋、校園安全、教育光網、等保評測、網站集群等。
五大空間
學習空間、教學空間、管理空間、家長空間、社會空間五大平行空間集成融通。各類空間相對獨立、相互協同構成整體,不同空間之間可以有條件(認證授權)穿越。實現學習模式創新化、教學過程數據化、教育管理可視化、社會教育系統化、家庭教育網絡化。
蘇州高新區教育時空云平臺上線以來,全區107所中小學(含幼兒園)的近萬名教育工作者、全部中小學生均開通了教育時空云賬號,累計用戶數量達42.46萬,平臺單日最高登陸量9.3萬人次,單日最高瀏覽量超29萬次。
蘇州高新區榮獲教育部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區域”,全區江蘇省智慧校園合格學校達100%。區內多所學校獲教育部“智慧教育優秀案例”、教育部網絡學習空間優秀學校等榮譽稱號。
來源:蘇州高新區教育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