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濕滑、家具邊緣太銳利、起身無扶手……對于選擇居家養老的老人來說,尷尬的現實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甚至埋下了安全隱患。而在蘇州,近三年實施的惠民項目——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已改善了1652戶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照護條件,今年我市的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還將繼續擴面提標。
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從今年起至2022年,我市每年將對不少于3000戶年滿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緩解老年人因生理機能退化導致的生活不適應,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質。
如廁難洗澡難居家養老遇窘境
家住相城區渭塘鎮玉盤家園的朱鳳英今年84歲,自從老伴去世后,便一個人住。
“80歲以后,這身體就越來越不行了,關節也沒過去靈活了,這兩年因為不慎摔倒,大腿部位動了兩次手術,我現在在家怕走動,就怕再摔倒。”朱鳳英說,盡管生活上基本還能自理,但行動能力大不如前,很多事情做起來有些力不從心。朱鳳英發現,每次用抽水馬桶,雖說能坐下來,但站起來很費勁,膝蓋使不上力,每次都要用手按著馬桶邊才行。
相比上廁所,洗澡對朱鳳英來說挑戰更大。“一只手拿花灑總怕站不穩,必須固定在上面,就這樣站久了也不行,還是得坐下。”然而,朱鳳英發現真正適合洗澡時用的椅子并不好找,“木頭的太重,搬來搬去不方便,泡了水還會壞掉。塑料的倒是輕便,可不防滑,萬一摔跤更麻煩。”朱鳳英說。
令朱鳳英全家振奮的是,她家迎來了期盼已久的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按照朱鳳英的實際需求,施工方將從臥室到衛生間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以方便老人的生活起居。
新三年計劃惠及更多老年家庭
事實上,被這些難題困住的遠不止朱鳳英一人。為此,自2016年起,我市啟動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民政部日前召開的2020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再次強調要多部門聯動,動員多方力量,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推動各地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照護條件。
為全面落實民政部聯合多部門印發的《關于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今年我市啟動實施新一輪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三年行動計劃”,計劃每年對不少于3000戶年滿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家庭進行生活環境及設施適老化改造。
“通過施工改造、設施配備等方式改善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環境,對老年人缺失的生活能力進行補償或代償,提升居家生活品質。”蘇州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劉貴祥表示,在實際改造過程中,會優先考慮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重度殘疾以及疫情防控期間支援湖北醫務人員贍養的老年人等家庭。
同時,對城鄉特困老年人家庭、低保及低保邊緣老年人家庭和疫情防控期間支援湖北相關人員贍養的老年人家庭的適老化改造,每戶家庭最高補貼6000元。有條件的地區可對其他老年人家庭的適老化改造適當給予補貼。
改造前先評估定制個性化方案
令朱鳳英滿意的是,社區工作人員不僅主動上門宣傳政策,還調研她的居家養老情況,詳細詢問她的改造需求。改造方根據她的實際需求,量身定制了改造方案,從臥室床邊的圍欄扶手,到衛生間的無障礙設施,甚至是防滑墊,這些小細節均考慮周全。“改造方案很貼心,政府為老年人想得真周到。”她說。
“改造前,需要先做好入戶評估工作,包括個人能力評估、室內環境評估和輔具配置評估等,綜合各項指標為老人選擇最適合的改造方案。”劉貴祥說,改造方案做到一戶一案,突出助行、助力、助浴、防滑等方面的設計改造。內容分為設施改造和輔助配備,每個大類下又細分為若干小項,有著很強的專業性。比如有常規的防滑處理、淋浴房改造、加裝把手,還有智能安全保護改造等智能化改造項目,在輔助配備方面,除了常規的輪椅、拐杖等,還有生活自助餐具、家用護理床等等。
“改造只是一部分,在建立一戶一案的基礎上,將對全部流程以信息化方式進行監督,后期還要引入第三方機構對效果進行跟蹤評估,判斷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有效改善老人的居家生活,從而形成完整閉環。”劉貴祥說。(記者 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