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日前,2022年江蘇省營商環境評價結果公布,淮安市淮陰區位居全市10個縣區第2名、全省63個縣區第17名。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淮陰區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環境是金、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工作導向,對照“全國一流、全省領先”的目標定位,努力實現營商環境全省考核排名、企業客商評價“兩個提升”,以硬招實招優化營商環境“軟實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支撐”。
進入4月,與氣溫一同升高的,是項目投產的火熱場景和不斷高漲的干事熱情。一個個項目有序推進,一條條生產線飛速運轉,各家企業鉚足干勁、馬力全開,推項目、趕訂單、搶市場……放眼淮昆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產業園,到處呈現你追我趕、多點開花的喜人態勢。
走進武匠精密模具淮安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條條生產線正在滿負荷運轉,呈現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新氣象。目前,該企業產能已達九五成。作為產業園內首批落戶的企業之一,負責人伍大鋮對企業的前景充滿期待:“淮陰區為項目落地、項目達產提供的‘店小二’式貼心服務,讓我們投資放心、發展安心、生活舒心,對未來充滿信心。”
江蘇中略模具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也進入了試生產階段。“預計5月底全面投產達效,年產值應該能夠達到7000萬。”負責人黃偉兵信心滿滿,“接下來我們這些已經入駐的企業也會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吸引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及相關產業來淮投資,共同打造具有規模競爭優勢、實現資源整合的產業鏈集群。”
企業充滿信心的背后,是淮陰區全力以赴優化營商環境的“盡心”“用心”和“走心”。2021年10月,淮昆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2.6萬套模具、模架及300萬件汽車零部件項目正式開工,由來自蘇州、天津、東莞等地的20戶產業鏈關聯“專精特新”企業共同投資建設。目前已經有10家企業竣工投產,其余企業也陸續進入主體掃尾、內部裝修和設備進場等工作階段,預計4月底20家企業能夠全部竣工投產。“為保障項目進度,我們將20家企業進行分組分類,成立專班,安排專門人員問需問計、按需下單,從土地摘牌手續辦理、各種規費繳納到后期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再到銀行融資、施工現場臨時道路協調等,我們都提供了全鏈條全方位服務,累計為企業紓困解難120余次。”淮陰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偉偉說。
優質的營商環境,造就招商引資“強磁場”。2022年,淮陰區持續開展重特大產業項目攻堅,累計新開工、新竣工億元以上項目63個、35個,累計實現有效投資194億元。其中總投資202億元的中天鋼鐵集團精品鋼簾線項目從簽約到“五證聯發”用時90天,2022年1月8日舉行集中開工,2023年1月8日迎來一廠投產,實現重大項目簽約100天開工、一年建成投產。“保姆式”幫辦,跑出了重特大項目建設的“加速度”。
一方沃土能不能“熱”,靠紛至沓來的客商;能不能一直“熱”,要靠親商安商的環境。淮陰區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提振市場信心、鞏固拓展經濟穩中向好態勢的有力抓手,強化全周期監督服務保障,著眼企業痛點、難點和堵點問題,用為企業服務的“真心”換取企業發展的“信心”,以營商環境“溫度”精心呵護發展速度。制定《淮陰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若干措施》文件、先后出臺《淮陰區涉企服務“六項機制”實施細則》《優化營商環境“十件實事”實施方案》《優化營商環境全周期“服務+監督”助企發展實施辦法》等文件,設置“企業開辦集成服務專區”、推行工程項目“并聯審容缺辦”服務模式、打造省級“開門接電”示范區、推進不動產“一體化”登記……一項項舉措、一場場行動,彰顯了淮陰區全面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決心與努力。“我們始終堅持把最好的政策、最優的資源、最佳的服務送給來淮投資興業的企業和人才,這是淮陰奮勇前進的關鍵所在,更是城市建設的底氣。”淮陰區營商辦副主任楊超說。
春風送暖,一首以優化營商環境為主旋律的“春日序曲”已然奏響,一個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的淮陰,必將使全社會創新創業的活力競相迸發,為推動淮陰實現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