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年來,居民小區中的鄰里調解、物業糾紛、應急處置等問題日益凸顯,創新小區治理模式已經成為基層治理工作的重要課題。今天(4月19日),記者從句容市獲悉,該區街道積極探索建設“網格WE站”,把網格服務推進到群眾家門口、基層治理最前沿,成為化解矛盾糾紛、掌握民意訴求、開展便民服務的主陣地。
在崇明街道馬扎里社區的“網格WE站”,社區工作人員正在接待前來反映問題的居民。居民周阿姨對退休后獨生子女養老保險辦理流程不是很清楚,特意來到這里向社區工作人員咨詢,“以前我們要跑到社區去咨詢,現在我們不用去了,有這個網格WE站,就可以幫助我們,需要辦些什么證,都給我們寫得清清楚楚?!?/p>
崇明街道轄區內老舊小區多,老年人口占比較大,為了給社區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崇明街道將服務窗口前移,“網格WE站”應運而生。目前,崇明街道共建設了20個這樣的“網格WE站”,站點建設主要體現距離均等,充分考慮到居民的便利。
在紅旗社區的“網格WE站”,社區將一些非必要到社區辦理的業務由網格員代辦,包含民政、計生、殘聯、人社、退伍軍人服務五大塊內容,涉及具體業務12項,如資料收取、政策咨詢、12345、意見反饋等,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服務到家。
截至目前,崇明街道13個社區劃分116個自然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著力解決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問題。2022年,基于現有的116個自然網格,街道再劃分417個微網格,并以“社區干部網格長+專職網格員+熱心居民微網格聯絡員” 配備專業化網格隊伍,以網格的“微治理”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零距離》記者/路輝 句容臺 編輯/高若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