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就醫、健康服務等是老百姓關注的熱點。4月23日上午,記者從2023年全市衛生健康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年內市婦女兒童醫院A地塊將建成投用并新建托育服務中心,市中醫院新院區實質性開工、老院區完成升級改造,揚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將建成老年病大樓……這波“健康紅利”涉及人群廣,“優化升級”內容多。
市衛健委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將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積極穩妥做好新階段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深入實施健康揚州行動,進一步健全公共衛生體系,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努力構建優質高效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資料圖片)
扎實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工作
圍繞“保健康、防重癥”,加固疫情防控防線,全面做好各項準備和應對工作。持續加強監測預警,切實抓好醫療救治,強化重點環節疫情防控,持續提升疫情處置能力,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深入推進健康揚州建設
創新健康揚州建設實施路徑,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爭創5個國家衛生鎮,30個省衛生村。加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扎實推進健康城市健康鎮村建設。年內我市將建成2個江蘇省健康鎮、40個健康村(社區),40個健康機關(事業單位)、600戶健康家庭示范戶。
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抓好重點傳染病防控,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提高到人均不低于98元。深入開展慢性病和癌癥防控,推進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建設示范區建設。
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和均衡布局
提升精細化管理能力,推動公立醫院運營管理數智運用。推進多種形式醫聯體建設,積極開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發揮縣級龍頭醫院帶動作用,建設縣域醫共體。強化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能力建設,建設縣域醫療亞中心,力爭建設50個功能中心。新改擴建6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新建5個以上省級基層特色科室和20個甲級村衛生室。強化基層人才隊伍配備,城鄉每萬服務人口配備35名基層衛生人員。完善院前急救體系,開展“生命通道”暢通項目,在公共場所投放250臺AED。
夯實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基礎
加大高層次衛生人才引進力度,力爭引進具有博士學位醫學人才25名以上。優化衛生健康營商環境,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今年將新建成互聯網醫院7家。
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年內改造提升7家基層五級中醫館、10家四級中醫館。實施中醫藥經典傳承項目,充實“廣陵醫派”內涵,打造“廣陵醫派”品牌,積極申報國家非遺項目。實施中醫藥健康文化惠民工程。全年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不少于100場,結對學校不少于40個,在校園中形成了解中醫藥、熱愛中醫藥、選擇中醫藥的良好氛圍。
“一老一小”健康保障再“升級”
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打造“5-10分鐘普惠托育服務圈”和“1+6+N”托育指導服務體系,年內新創建省級普惠托育機構10個,每千常住人口托位數3.7個。強化婦女兒童健康保障,年內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6/10萬以內,嬰兒死亡率控制在3‰以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控制在4‰以內。擴大“兩癌”檢查覆蓋面,全面啟動在校初一女生免費接種HPV疫苗。優化老年人健康服務,推進市三級老年病醫院建設,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規范設置老年醫學科,設置比例達85%以上。推動老齡工作良好發展,爭創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5個,創成省級“敬老文明號”單位9個。壓實職業病防治責任,推進職業健康在線監測系統,擴大在線監測范圍,開展全市職業衛生分類監督執法試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