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四月牡丹已傾城,春風十里不如它。在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太和街道三塘社區,200畝牡丹花正迎春綻放,吸引不少游客踏青賞花。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盱眙縣充分發揮地方旅游資源優勢,按照“建設美麗鄉村、振興民俗旅游”的中心方略,以牡丹花為載體,重點打造以牡丹花卉觀賞研學、美麗鄉村游、牡丹系列產品生產銷售、生態水產家禽養殖、民俗體驗農耕文化等為一體的牡丹文化主題綜合旅游體,全面做大做強鄉村旅游產業,繪就了一幅“詩”和“遠方”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農業+文旅”,發展牡丹主題旅游區
盱眙太和長盛牡丹園擁有200多畝牡丹花卉觀賞區,共有9大色系100多個品種,每年陽春四月,200多畝牡丹花競相綻放,微風拂過,搖曳生姿,芳香四溢,一幅“人在畫中笑,花在人旁俏”的鄉村田園美景映入眼簾。盱眙牡丹園不僅填補了盱眙乃至淮安牡丹文化的空白,也為盱眙的美麗鄉村建設和民俗旅游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如今,盱眙太和長盛牡丹園逐漸成為網紅打卡勝地,日均接待游客達2000人次。2023年,通過引入成熟主題文化旅游節運營合作方,增加網紅場景、童趣游玩、萌寵樂園、美食街區等,成功舉辦了首屆牡丹主題文化旅游節。
“農業+產業”,打造牡丹產業集中區
依托牡丹花卉規?;N植優勢,盱眙縣積極盤活閑置土地、水資源,種植經濟型的蔬菜瓜果等配套綠色產品,養殖魚蝦及蓮藕等農副產品,直接帶動200余人從事種植、養殖、園藝、手工等“一產+三產”產業。同時,太和長盛牡丹園以牡丹產業發展為核心,進一步整合運營管理,聚焦做精做強,聚力推動牡丹產業從單一觀賞到精深加工、文化創意“接二連三”融合發展。如今,依托牡丹花卉開發的“牡丹花蕊茶”憑借天然的營養價值和獨特的茶香味道,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青睞,牡丹籽油、牡丹藥材等系列產品也加大了生產推廣力度。
“農業+科技”,開拓現代農業生態圈
太和長盛牡丹園地處盱眙縣太和街道,街道擁有100多畝養殖水面、500畝生態散養園區,以牡丹園為契機,太和街道將牡丹元素融入到區域發展的“大盤子”中去謀劃、去規劃,通過大力發展現代花卉種植、生態水產養殖、家禽養殖、生態蝦稻共作、生態果樹種植,初步建立現代立體種植、養殖生態圈,致力于發展農業現代科技示范園。同時,探索發展“抖音直播觀賞”“種養殖技術線上分享”“線上團購銷售”等“互聯網+”現代農業生態圈,促進旅游業與現代化農業、新型城鎮化、科技服務創新融合發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