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眼下正是油菜豐收的時節,連日來,南通市農業農村局、國家統計局南通調查隊的專家們前往各縣(市、區),對今年參加糧油高產競賽的12個豆油方進行實收測產。
今年年初,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出臺了《開展糧油高產競賽活動的意見》,《意見》指出,從2023年開始,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糧油高產競賽活動,力爭涌現出一批糧油種植能手和高產典型,將專家產量轉化為農戶產量,把典型產量轉化為大田產量,輻射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糧油高產競賽主要圍繞水稻、小麥、大豆、油菜4種作物開展,全面考察參評主體在高產優質品種與全程機械化、精確定量栽培、測土配方施肥、病蟲綠色防控等先進主推技術方面的應用。今年,南通市共有參賽方37個,其中稻麥方25個,豆油方12個,共2.56萬畝。
當前,南通市油菜、小麥相繼成熟,各參賽主體迎來了“期終大考”。26日,如皋市石莊鎮油菜擴種百畝攻關方內,連片的油菜莢角飽滿,壓彎了枝干,農機手正駕駛聯合收割機在油菜地里來回穿梭,一片片的油菜被切割、脫粒、粉碎還田。一旁,一袋袋脹鼓鼓的菜籽等待著稱重、測水分。該田塊的生產主體負責人王鶴峰告訴記者,今年他一共種了100多畝油菜,全程采取機械化種植、收割油菜,兩臺收割機一天就能收完脫粒,極大地節省了用工成本。當天,經過測算,王鶴峰的田塊畝產油菜籽300.98公斤。“沒想到產量這么高,以前種油菜一畝只能收200多斤,科學種田確實很有效!”看著一袋袋菜籽,王鶴峰滿是豐收的喜悅。
為了推廣油菜機械化生產,進一步提升油菜產量,南通市各地農業專家送技下鄉,幫助農民排憂解難、豐產豐收。“從油菜栽種到現在收獲,我們都是全程參與,時刻關注油菜的長勢,為種植戶解決技術難題。”石莊鎮農業農村和社會事業局農技人員袁國明說。
下階段,南通市將根據競賽結果,評選出糧油種植能手和高產典型,并對技術服務團隊通報表揚,讓種田能手“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受尊重”。
(來源:南通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