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鹽城市大豐區斗龍港入海口港岔魚貨碼頭,一艘艘滿載著海鮮的漁船緩緩駛入港口,隨著漁船歸來,一筐筐海鮮被抬上岸。
沉寂了三個多月的碼頭瞬間熱鬧起來!早已等候在岸上的收購商開始忙著和工人們一起將海鮮分揀裝箱、稱重、裝車,準備將第一手海鮮運往市場,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海味~
斗龍港漁港位于鹽城市大豐區三龍鎮,是國家一級漁港,規劃總用地面積56. 22公頃。2010年7月,斗龍港漁港獲國家農業部一級漁港立項批復;2011年4月獲國家農業部初步設計批復,主要規劃建設漁港碼頭基礎設施、水產品生產加工、交易市場,是大豐區統籌城鄉發展,實施鄉村振興的重點項目。
(相關資料圖)
開啟伏季休漁后的“第一捕”
國家規定禁捕期的時間從5月1號起至9月16號結束,為期四個半月。江蘇地區的禁捕區域為北緯35°至26°30"的黃海東海海域。根據相關規定,江蘇部分地區在8月1日后可以進行刺網捕撈。這主要是為了讓海洋中的魚、蝦等資源能夠有充足的時間繁殖和生長。
受今年臺風“卡努”影響,大豐區原定于8月1日開海的專項捕撈漁船出海時間有所推遲。8月5日,大豐62艘符合要求的專項捕撈船陸續駛向大海,開啟伏季休漁后的“第一捕”。
梭子蟹、地板魚來啦
據悉,此次開捕的漁船采用釣鉤、刺網等多種方式,捕獲了大量魚、蝦、蟹等海鮮。這不僅為海鮮市場提供了豐富的海鮮品種,也為漁民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
“一般我們出去五六天,大概一個星期上來一次,沒風的時候甚至最多在海上呆十天左右。捕的多是地板魚、梭子蟹、鯽魚、鱸魚等,收入正常幾百塊錢一天。”漁民楊扣寶告訴記者,開海后,他主要在斗龍漁港附近的近海海域作業,卸完貨、補充完物資后,楊扣寶又馬不停蹄地駛向大海。
“活鮮”被一搶而空
3個月的休漁期把愛吃“活鮮”的大豐居民吊足了胃口,這次又加上遇到臺風推遲開漁,讓許多人翹首以待。
上岸的梭子蟹、地板魚等海鮮很快就被早早等候在此的商販們一搶而空,除了供應本地市場,這些新鮮海貨也將運往上海、浙江等地。
加強監管,合法捕撈
此外,大豐區漁政部門在豐收季期間也加強了漁業管理和監督,確保捕撈行為合法合規。同時,他們強調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十分重要,呼吁漁民們保護海洋生態平衡。
魚蟹開捕,不僅為漁民們帶來了喜悅,也體現了我區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成果。在未來,大豐區漁政部門將繼續加強對漁業的管理和指導,推動漁業可持續發展,保障海洋資源的合理利用。
(來源:大豐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趙恩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