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事件:
7月4日,公司發布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留授予激勵對象名單,包含核心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業務)骨干 25 人,授予限制性股票100 萬股,占總股本的0.06%。
點評:
股權激勵聚焦核心員工。公司的首期激勵名單聚焦包括核心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骨干等員工,我們認為,此舉有望充分激發核心員工的積極性,深度綁定技術人員,助力公司在管理、研發、生產等維度進一步提高效率,推動公司長期高質量發展。
機器人優秀企業,大步向前。作為中國第一家從事機器人產業化和實現機器人出口的企業,公司經過20 多年的技術積累,業務現已涵蓋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機器人本體到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其中核心零部件包括運動控制器,伺服電機及伺服驅動器等硬件系統;機器人本體包括六軸工業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機器人應用技術涵蓋了工業機器人焊接自動化,裝配自動化,物流自動化,可為汽車(包括新能源汽車)、半導體、鋰電、電子、光伏、航天航空及醫療等眾多行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展望后續,隨著國家相關政策持續推進,疊加勞動力成本逐步凸顯,機器人產業將人超越傳統機械設備,成為一個集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一體的產品,賦予機器人以成長性,帶動傳統工業機器人產業不斷往其它領域拓展延伸,擔當工業互聯體系的核心載體,實現工業自動化在各個領域內的不斷滲透。
AI 賦能機器人,產業有望加速前進。在AI 技術的新一輪革命浪潮下,機器人在軟件端得到了極大優化,尤其是算法訓練、感知能力和人機交互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們認為,軟件端已經迎來奇點,疊加產業政策的賦能,機器人在技術層面和產業層面將逐步成熟,進一步加速機器人對各領域的滲透。
盈利預測:公司作為機器人行業的優秀企業,未來隨著機器人行業快速發展,尤其是今年以來政策和軟件的催化,產業有望加速突破,屆時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下游需求增長。我們預計公司2023-2025 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54/ 2.58/ 3.62 元,對應PE 為132/ 79/ 56 倍。給予2024 年盈利85 倍PE 估值,目標價為14.1 元,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盈利預測與估值判斷不及預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