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姑蘇區蘇綸新村的居民們發現,小區的自行車棚里新安裝了42個電動自行車充電口,居民們不用去公共車庫里“搶”充電樁了,小區里原本屢禁不止的“飛線充電”問題也順利得到解決。
據悉,蘇綸新村是一個居民自治小區,建造于1982年。一直以來,小區里168戶居民都共用一個自行車棚,而電動自行車作為小區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日常充電成了大家的難題。針對這一情況,滄浪街道西大街社區召開“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會,邀請掛鉤政協委員同居民代表、黨員代表、網格代表一起,協商小區智能充電樁的安裝事宜。經過協商,社區最終確定將原本的自行車棚進行改造,加裝智能充電樁。“為了解決老小區線路負荷量不夠的難題,我們還特意增設了專用電表。”社區工作人員說。
“打開微信掃一掃接口旁邊的二維碼,選擇你要充電的時長,點擊‘開始充電’,就能充上電了。”西大街社區網格員不僅為居民們詳細介紹充電接口的使用方法,還耐心地統計居民辦理充值卡的信息。剛給電動車充上電的居民王阿姨不禁豎起了大拇指:“這幾天網格員和志愿者都給我們‘開小灶’,教我們怎么掃碼充電。實在是太貼心了!”“我這個小電動車充4小時只要八毛錢,萬一有事提前拔掉電源了,就按實際充的時間算,比以前那種老式的投幣充電樁人性化了不少!”
據悉,西大街社區還在車棚旁添置了一個微型消防站,配備防煙面具、防護服、滅火器、消防水帶等消防器材,在滿足居民充電需求的同時,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記者 嚴松 通訊員 周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