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兩會期間,來自醫衛界的政協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常委,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眼科分會主任委員蔣沁非常關注戴眼鏡孩子“低齡化”現象。他建議,著實推動江蘇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
蔣沁表示,我國學生近視呈現高發、低齡化趨勢,嚴重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必須高度重視,不能任其發展。根據省教育廳公布的2017年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在來自80所中小學和8所高校的近4萬受監測學生中,學生總體近視率為75.4%。
省衛健委、教育廳和體育局聯合出臺《關于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逐步建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體系,建立視力定期普查制度和兒童青少年屈光發育檔案,堅持預防為主,降低兒童青少年近視發生率。我省今年在南京市雨花臺區、徐州市銅山區、昆山市、東臺市、宿遷市宿豫區等5個區(市)開展近視綜合防控試點工作,試點時間為今年至2020年。
雖然政府部門已行動起來,但仍有不少制約因素需要理性看待。他表示,首先組織體系不夠完善,各類醫療機構尚未建成協同高效的合作機制,而且婦幼保健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等尚未充分發揮作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近視防控相關工作落實。其次,能夠從事專業近視篩查的基層眼視光人才嚴重不足。在南京市的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調研中,鼓樓、玄武、建鄴、溧水四個區共有4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然而只有15家已獨立設置眼科,數量不到一半,而且沒有一家配備專業眼視光師。
蔣沁建議,學習“上海模式”,設立專門的近視防治機構,承擔技術指導、統籌安排、組織協調、資金配給等工作,能夠緊密聯合衛生、教育、體育等部門,有組織開展近視防控工作。還要建立健全多樣化、多渠道、全方位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宣傳教育體系。另外,建立健全江蘇省兒童青少年眼健康大數據平臺,落實建立兒童青少年屈光發育檔案,分類管理,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加快建立省級兒童青少年眼健康大數據平臺,促進江蘇省近視防控工作向精準化發展,并嚴格規范近視防控監測點工作。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是一項長期、持續的工作,要加大資金投入,設立專項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