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5點40分,南京市2019年中考順利結束。今天南京招考院將公布所有試卷以及參考答案,“南京晨報小記者”官微將第一時間發(fā)布。同時,今天考生也將開始進入模擬填報志愿時間,考生們該如何規(guī)劃自己呢?南京九中校長張恒柱第一時間接受記者采訪,給予初三考生專業(yè)建議,希望對孩子們更好地規(guī)劃中考后的安排有所幫助。6月17日至18日,模擬填報志愿時間,學生可以到學校填報,但模擬填報是在完全不知分數(shù)的情況下進行,這種模擬填報對熟悉填報流程和填報技術有所幫助,但最終填報還是要看中考成績。家長在此期間會到校領取動態(tài)口令卡,往年出現(xiàn)過卡因保管不當丟失的情況,安全起見建議家長拿到后刮開動態(tài)口令卡,將密碼拍照留存在手機里以防丟失。
6月19日至26日,這段時間對孩子們是休息調整的時間,更是思考、了解自己未來道路的關鍵時間,有的家長會帶孩子外出旅游,建議外出游玩不放在這個時間,選擇合適的高中對孩子們至關重要。填報志愿并不是根據(jù)分數(shù)這么簡單,更不是人云亦云,而應該綜合學校的文化、師資、管理、質量、交通、食宿等因素來填報。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填志愿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選擇體現(xiàn)的是一種智慧。為此,建議孩子和家長在分數(shù)出來之前,好好規(guī)劃自己,提供三個左右的候選學校,分別利用這幾天時間,到這些學校去參加一下相應的活動,近距離體驗下學校適不適合自己。
6月23日,南京市將在國展中心召開中考志愿填報咨詢大會,家長和孩子可以參加,感受下現(xiàn)場氣氛,深入地了解各個學校老師的精神狀態(tài)和學校文化。
6月27日成績發(fā)布。如果成績不合適,部分同學會出現(xiàn)心理波動,建議同學和家長要樂觀接受考試成績,根據(jù)成績對自己的學校進行認真思考規(guī)劃,初步決定對自己發(fā)展更為有利的學校。
6月28日至30日,到目標學校做深入接觸,特別是最想進入的學校,可詳細了解進入什么樣的班型、高一新高考的分班會進行什么樣的調整、師資搭配等,在深入考察的基礎上基本確定ABC三個志愿。
7月1日至2日,確定志愿,進行填報。
7月3日至7日,根據(jù)情況可進行短途游玩,讓學生進行休息調整。7月8日開始,提前批次和第一批次的學校招生情況出爐,如成績不夠理想,還需要進行征求平行志愿等。同時,也需要進行文化課的復習整理,準備學校的入學考試,開始為高中生活做準備。同時,高中通知書會陸續(xù)按批到達,如留的送信地址是家庭地址,需要留人在家,以防遺失。
7月20日左右,多數(shù)學校會分班、召開家長會等。
7月20日后至8月初,家庭可以組織外出游玩10天左右。
8月上旬始,學校會陸續(xù)進行軍訓和銜接教育等,學生此時應根據(jù)學校提出的假期自主學習要求,對高中的學習內容進行自主學習,為自己進入新學校做好充分的思想和學習上的準備。
記者 劉穎
名師點評四門學科
數(shù)學
南京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南京第二十九中學初中部校長胡松認為,今年數(shù)學試卷擴大試題選材范圍,加強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試題貼近生活,注重考查知識的運用和實踐。如第1題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2018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素材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體現(xiàn)了科學記數(shù)法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又如第20題以天氣情況的數(shù)據(jù)為背景,考查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數(shù)學方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分析和推斷的數(shù)據(jù)分析的素養(yǎng)。同時,問題的設計具有開放性,允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給出不同的推斷結果,給予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考查學生不同的思維水平。第24題以測量穿山隧道的長度為背景,第25題以矩形廣場的擴建改造為素材。
南京市高淳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主任孔小軍認為,全卷在保持平穩(wěn)中依舊新意滿滿,如第6題考查了三種圖形變化之間的關系,學生需要結合圖形變化的概念及性質嘗試畫圖或直觀想象解決問題。第16題從三角形邊角關系入手,方法多樣,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第27題是一道“即時學習”型試題,要求學生在考試中即學即用新概念,然后運用新概念解決問題,考查學生的即時學習能力和探索分析解決問題的經驗與能力。試卷中基礎題占比較大,約為總量的70%。如選擇題第1~5題、填空題第7~14題、解答題第17~22題,以及第23、26、27題的第一問。這些題目緊扣重點知識,考查核心內容,體現(xiàn)數(shù)學本質。如第4題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同時考查數(shù)軸,滲透了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第14題考查切線長定理及圓內接四邊形的性質。這樣的題目都立足基礎考查核心,是熟悉的、復習的重點。
英語
江蘇省英語特級教師、南京一中黃侃老師認為,全卷沒有偏題、怪題,學生普遍反映難度不大。試卷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在選材上更加凸顯了中國元素。引導考生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增強了考生傳播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意識,在幫助考生進一步樹立中華文化自信的同時,堅定文化自信,學會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試卷單項填空部分選材聯(lián)系生活,具有濃厚的中國“情”味。如試卷單項填空部分有長江路小學舉辦十歲成長禮的校園情、學生看到南京變化而歡欣雀躍的家鄉(xiāng)情、媽媽對孩子噓寒問暖的母子情、人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熱愛贊美的愛國情。試卷閱讀板塊精心選取真實、地道的英語素材,多角度設置貼近學生校園生活的問題情境,考查了學生應該具備的學科關鍵能力。例如,閱讀理解語篇內容涉及青少年學校生活與人際交往,通過問答的形式與考生共同探討校園生活中如何處理好課間活動的問題。
南京市英語學科帶頭人、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學章磊副校長認為試卷在語料選取、考點設置、情境創(chuàng)設及問題設計中,落實立德樹人要求,發(fā)揮學科育人價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如全卷第1小題便創(chuàng)設了一個真實情境,一位考生信心滿滿地參加考試,給予考生積極的心理暗示,向考生傳遞正能量;閱讀理解文本涉及環(huán)境保護、動物保護、社交禮儀、運動健身等內容,均滲透著正確的價值觀念,引導學生付諸實際行動。
歷史
南京市紅山初級中學校長、南京市學科帶頭人邵長峰認為試卷聚焦歷史的主旨、主線與主干,創(chuàng)設適度的新情境,用唯物史觀闡釋歷史的發(fā)展與變化,以人類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陶冶學生的心靈,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檢測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與方法,初步解決歷史問題等能力;以及客觀地認識歷史,正確理解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認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等學科素養(yǎng)。
南京三中文昌初級中學校長、南京市學科帶頭人郭蜀寧認為,簡單題入手容易,直觀靈動,歷史味濃;較難題鋪墊到位,啟發(fā)思維,關注素養(yǎng)。整卷沒有偏題、怪題,不為難學生。全卷布局合理,情境創(chuàng)設與呈現(xiàn)方式選擇,充分考慮了本屆學生的認知現(xiàn)狀與發(fā)展需要。多數(shù)選擇題,或標明確切的時間、空間,或提供鮮活直觀的提示,或盡量降低非選項的干擾性。非選擇題則通過貼近學情的圖文材料搭橋和由淺入深的設問層層鋪墊,引領學生在適度的新情境中,回顧已學、運用已會,或獲取、解讀,或識別、判斷,或聯(lián)系、區(qū)分,或歸納、分析,進而走向適度的創(chuàng)新生成,且規(guī)范表達。
道德與法治
南京市學科帶頭人、道德與法治學科市中心組組長、金陵匯文學校朱妮老師認為,試題將初中生普遍關注的社會熱點和青少年的真實生活與教材知識巧妙結合起來,進行延伸與拓展,將正確的價值引領蘊涵在生活素材中。如第12題考查學生對未成年人違法案例的分析,讓學生明白要珍惜國家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第16題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對國產動漫和國外動漫進行辨析,從而堅定文化自信;做到了讓學生審題、答卷的過程成為一次接受教育的過程,讓學生能夠“完成一道題目,明白一個道理,實現(xiàn)一次成長”。
南京市江北新區(qū)教育發(fā)展中心副主任、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員王健認為,試卷圖文并茂、生動有趣,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xiàn),如單選題第5~6題的圖示、第11題的漫畫、主觀題第16題的新聞播報等,增強試題親和力,有利于緩解學生考試壓力。試題選材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國產動漫與國外動漫的選擇、禮讓斑馬線這一“網紅”事件、南京站“158”服務班組,都取材于學生熟悉的情境,易于引起學生共鳴,值得學生深入思考。
通訊員 施昭記者 劉穎
標簽: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