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6月20日訊 (見習記者 劉通) 6月19日是第七個“全國低碳日”,今年的主題是“低碳行動,保衛藍天”,江蘇省于當天發布了《2017-2018年江蘇省低碳發展報告》。報告顯示,江蘇省2017-2018年低碳發展效果顯著,在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低碳能源體系、發展低碳農業、推進城鎮低碳發展上都有明顯成績。其中,關閉高耗能高污染及“散亂污”企業3600多家;關停低端落后化工企業1200家以上;全省累計創建國家綠色工廠97家、綠色園區9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4家,數量居全國第一。
“低碳生活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主要是從節能、節電、節氣、垃圾回收利用等環節來改變生活習慣,做到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方斌斌介紹說,養成低碳生活方式的習慣其實很簡單,比如關掉不用的電器設備,因為待機也需要消耗一定的電量;日常出行盡量選擇步行、乘坐公共交通或選用新能源汽車;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等。方斌斌說,低碳生活方式的養成,一方面可以營造低碳發展的濃厚氛圍和環境,另一方面還可以間接加速城市產業結構、能源、消費結構的綠色低碳的轉型。
那江蘇在交通運輸低碳發展上又有哪些亮點呢?記者獲悉,江蘇省在落實交通運輸二氧化碳控排目標的同時,積極推廣道路運輸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2017年底,全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10.05萬輛,比2016年增加4.83萬輛;道路運輸領域共有新能源車輛和天然氣車輛2.4萬輛、7.4萬輛,同比增長明顯。2018年全省道路運輸領域共有純電動等各類新能源車4.8萬輛,同比增長100%。全省城市軌道交通總里程達584公里,居全國第四;全省鎮村公交開通率達72.4%;公共自行車等也發展迅速。
南京作為江蘇省省會和低碳試點城市,一直走在低碳發展的前列,在國內首推“全民低碳出行、共創綠色南京”活動。依托“我的南京”APP,南京推出了全民低碳出行公共服務平臺,組織了低碳出行主題活動,并開發了綠色支付、綠色商城等,通過整合市民步行、公共自行車、地鐵、公交車等綠色出行數據,實行碳積分獎勵。目前,低碳出行公共服務平臺每天點擊量約200萬次,總參與人數達到80萬人以上。在公共清潔能源化體系建設方面,強制淘汰所有排放國III標準以下公交車,“十三五”以來新購新能源公交車輛4000多輛,清潔能源車輛占運營公交車輛超80%。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