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張選票中,有效票中全票當選村委會委員……日前,蘇州望亭全鎮有7個村(社區)兩委補選,1991年出生的盛宇丹當選迎湖村村委會委員,加上他,此次補選中共有4名30周歲以下的年輕人在村(居)民的信任中走上了基層領導崗位。
邊學邊做,90后青年創建望亭旅游風景區
望亭鎮堅持把村居一線、服務一線、民生一線作為培養鍛煉青年干部的主陣地。2013年,盛宇丹從南京審計學院畢業,成為了機關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這之后的一年半,盛宇丹先后從事經濟普查、統計、審計等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工作認真、仔細,是當時上上下下對他的評價。2015年年初,盛宇丹調至鎮環保辦工作,從此開啟了邊學邊做、學用相長之路。
2016年年中,望亭鎮十三五規劃提出開發太湖旅游資源,從無到有創建風景區。當年11月,鎮黨委把盛宇丹調至蘇州御亭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后提升為風景區管委會)工作。當時,望亭的旅游業是個空白,但盛宇丹沒有退卻,他和農產園15名幾乎都是年輕人的工作人員一起,一頭扎進了風景區的建設。
在盛宇丹他們的努力下,在鎮里的支持下,風景區完善了基礎設施,開啟了“油菜花季”與“稻香季”,以健步行吸引周邊游客,以悠米寶寶吸引親子家庭,以音樂節吸引青年人。在一系列別出心裁的活動中,風景區的游客增長到日均一萬人,最高峰值達到12萬人。作為活動統籌的主力,盛宇丹和他的年輕伙伴們在一次次高壓鍛煉中成長。2019年“五四”一百周年時,蘇州御亭現代農業產業園青年集體獲評“全國青年文明號”。
2018年12月,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2018年省四星級鄉村旅游區評定公示名單》,望亭鎮北太湖旅游風景區被認定為省四星級鄉村旅游區。這份認證,或是對北太湖青年、對盛宇丹最好的肯定,但此時的他,已另挑重任,于當年11月調動至風景區所在的迎湖村工作。
來到迎湖村,盛宇丹重拾村級財務工作,干回“老本行”,但與6年前初出茅廬的毛頭小伙相比,這個即將轉為正式黨員的男孩多了一份成熟與從容。
培養“后備軍”,遴選“青中堅”,搭建學習交流平臺
建黨98周年之際,第三期“御亭青鋒 實干興望”青年干部培訓班正式開班,70名青年干部踏上了成長之旅,經過集中黨課、廉政教育等活動后,成立專項實踐小組,分別對接組織、宣傳、拆遷、安全、環保等部門,兩個月間已檢查企業200余家,參與拆遷60余戶。
通過搭建學習交流平臺,望亭鎮為青年干部提供參與一次專項檢查、一次工程項目監督,一次暗訪督查的機會,著力培養勤學修身敬業,“善謀事、會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質青年干部。
1986年12月出生的華陽村黨委書記鄒敏是相城區排得上號的年輕村級“一把手”。2009年參加工作以來,他曾在鎮招商辦、文衛辦、人大辦、黨政辦、鎮團委、信訪辦等不同崗位工作。2016年,望亭鎮成立城鎮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牽頭鎮級各類項目建設。還不足29周歲的鄒敏,被任命為公司的總經理,并成了全鎮最年輕的部門負責人。2017年,望亭鎮首開青年干部培訓班,作為第一批學員,鄒敏認真聽理論課、扎實做實踐課,在100多名學員中脫穎而出。
任職華陽村后,鄒敏面臨的是蘇州長三角鋼材市場的清理。鄒敏發動平均年齡只有33周歲的村兩委班子成員成立工作專班進駐市場,在走訪、排摸中幫助經營戶解決實際困難,通過一個月的努力,完成了167家租約到期的經營戶、300多間門面的清退工作。
近兩年,望亭鎮通過輪崗鍛煉、青干論壇發現了一批“好苗苗”,通過結對拜師、專題調研培養了一群“后備軍”,通過群眾首肯、重用提拔遴選出了一班“青中堅”,為望亭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僅2019年上半年,望亭鎮就平調干部14人,提拔11人,進一步使用12人,其中19人是年輕干部。
“引進一批人才、打造一個團隊、帶動一個產業”
2017年年底,相城啟動區域重點發展項目優秀海外專業人才引進計劃,望亭鎮搶抓機遇,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吸引了3名有研究生學歷的“海歸”入職。根據專業背景、特點專長,他們被分配到招商辦、風景區管委會工作,碰撞出了不同的靈感火花。
今年5月,望亭鎮開展“青春心向黨 建功新時代”望亭好青年尋訪活動,在最后的投票環節,全鎮首位引進的海外專業人才、招商中心工作人員陳東川高票獲評。望亭鎮招商中心和陳東川一樣的15名工作人員中,有7人是黨員,8人是共青團員。他們組成了一支“想為能為善為”的“項目攻堅”行動支部,服務望亭智能制造產業園和貢湖新興產業園兩個園區的建設和選商。
85后的望亭鎮招商中心辦公室主任薛曉燕說:“下半年,我們將繼續保持在談一批、意向一批、簽約一批、預審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的戰斗狀態,努力拼搏,繼續認真做好項目服務工作,奮斗在招商一線。”
2019年3月,又有一位擁有英國留學經歷的海外人才加入望亭;7月,5名新招聘工作人員入職,陳東川也升格成了“師傅”。這個平均年齡不足30周歲的團隊,研究生學歷以上3人,具有海外留學經歷2人,可直接使用英語、日語、俄語與外國客商進行交流,正是望亭產業轉型升級的“排頭兵”。(薛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