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多年的創新戰略使得江蘇企業在今年的危機面前迅速企穩,不僅高技術制造業逆勢增長,還研發出一批戰略性應急產品,對全省工業由負轉正起到了支撐作用,也帶動了江蘇產業結構升級、競爭力增強。
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公布了第21屆中國專利獎榜單,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含有銀杏內酯的制劑及其制備工藝”從2400件專利中脫穎而出榮獲“中國專利金獎”,“中國專利金獎”是我國知識產權領域最高獎項,康緣這一專利技術在國際上首次提取出強活性的新化合物GK,生產出國際上首個缺血性腦卒中的靶向創新藥,銷售過百億元。
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偉說:“這個項目從立項到研發,再到三期臨床試驗,投入了上億的資金,歷時了17年的研發時間。我們建立了一個開放式的研發平臺,吸納了包括院士在內的藥物領域的頂尖智慧,目前有國家級新藥48個,在手研發的創新中藥有50多個,用一個源源不斷的新藥梯隊打造市場的競爭力。”
目前我國每年獲批上市的創新藥60%來自于包括康緣藥業在內的江蘇藥企,江蘇醫藥產業增速也長期位居全省39個工業行業之首,今年上半年同比又增長了11.2%,對全省高技術制造業貢獻率達到26.2%。而這首先得益于江蘇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培育。在今年穩增長任務艱巨的同時,江蘇以磐石般的定力,促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推薦10家企業申報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新認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34家,同時撤銷了191家不達標的省級技術中心,在高溫合金、5G中高頻膜等14個領域拓展培育28家龍頭企業對標國家先進制造業創新中心,補短板,爭進位。同時立足關鍵技術自主可控,采取揭榜方式開展核心關鍵技術攻關。
江蘇省工信廳副廳長池宇說:“我們總共梳理了175項關鍵技術產品的清單,鼓勵省內的骨干企業攻關,爭取在三到五年內實現有效突破,比如像‘關節型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核心信息技術’‘工業機器視覺’這些產業鏈上的難點堵點技術的突破,都將極大地推動江蘇在產業前沿領域的發展。”
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使得江蘇新醫藥、工程機械、海工裝備、新能源等16個產業集群形成了技術和規模優勢。上半年江蘇具有創新優勢的醫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高技術行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8.8%,對江蘇工業增速“由負轉正”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高技術占工業比重也逆勢提升至23.4%,比一季度回升8.8個百分點,“江蘇制造”穩步邁向“江蘇創造”。(記者俞海、周雷 連云港臺、射陽臺報道)
標簽: 江蘇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