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姑蘇區雙塔街道里河新村,居民們驚喜地發現小區門口多了一處立體智能停車場,160平方米的空地上“騰出”了25個新車位,有效緩解了地面車位飽和的問題。這次立體停車場的引入,是里河社區“老管家”行動支部積極了解民意、協調多方力量解決問題的結果,也是雙塔街道堅持以黨建引領,協同多方參與居民自治,全方位提升小區治理水平,破解小區治理難題的生動體現。
為解決小區治理中的長效管理問題,雙塔街道里河社區依托社區第五黨支部成立了“老管家”行動支部。支部黨員通過輪班制參與常態化小區治理,著眼共建共治、群文建設,緊扣自治共治中的社區公共議題,提升社區共建共治水平。在近期的里河片區智能化改造中,行動支部黨員主動作為,深入了解居民意愿,協調社區等多方力量,先后在小區增設了立體停車場、電子圍欄、24小時監控覆蓋等便民設施。
近年來,雙塔街道積極探索“紅色管家+共享物業”基層治理模式,破解古城區老舊“微小區”物業管理中資源不足、經費不足、積極性不足等難題,通過將一些就近微小區以“大社區”的模式,共享一套物業資源,實現資源管理的最優配置。共享物業的黨員志愿先鋒隊定期為小區業主提供樓道粉刷、增添消防設施、油漆樓梯等免費服務。
協同多方力量參與基層治理,要形成高效的區域資源共享機制。在雙塔街道翠園湖的健身步道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塊黨支部“責任田”,每個黨支部負責相應區域的環境衛生、日常維護等。這是翠園社區黨委通過鏈接社區“大黨委”資源后形成的黨支部包干管理機制。
此外,翠園社區通過深化“3+N”基層治理模式,在建立“社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的三方對話模式后,通過業委會、物業與社區黨委委員的交叉任職,不斷完善社區“大黨委”的組織架構,豐富小區治理的層次。
雙塔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孫強生表示,雙塔街道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機制,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聯合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組建社區“大黨委”,通過增加溝通協作,匯聚紅色力量,為構建共治共建共享的格局增添動能。接下來,雙塔街道將繼續動員紅色力量主動靠前,零距離了解居民、服務居民,激發出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蓬勃生機。(記者 劉達 通訊員 杜瑾秋)
標簽: 立體智能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