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這邊來,再往下一點沖……”昨天,記者在黃花涇河鐵路橋段疏浚施工現場看到一派繁忙熱鬧的景象,挖掘機揮舞著“臂膀”,不停作業,在抽干水的河底,幾名施工人員正手拿高壓水槍,仔細沖刷河道底部淤泥。
黃花涇是姑蘇區、高新區兩區跨界河道,東至西塘河,西至蘇南運河,是我市一條重要的行洪、排澇通道,同時也是一條重要航道。今年7月,我市正式啟動黃花涇河道疏浚工程,對河道實施徹底清淤疏浚。據悉,這也是近40年來,黃花涇首次實施大規模徹底干河清淤。
40年來首次實施徹底干河清淤
黃花涇是一條界河,北岸為蘇州高新區滸關鎮,南岸為姑蘇區金閶新城,多年來,滋養著兩岸居民。然而,這條河道自建成以來,一直未進行過徹底清淤。
“以前都是帶水的小清淤,這么大規模的徹底清淤是第一次。”市河道管理處規劃計劃科科長姜偉告訴記者,黃花涇40年來未進行徹底清淤疏浚,大部分區域底泥淤積嚴重,部分區域甚至出現沼澤化趨勢。姜偉說,黃花涇河道問題的暴露得益于我市近年來河長制工作的推進,河長在巡河過程中發現河道內多處設有圍網漁籪,姑蘇區段河道內??侩s船和住家船,河水流動緩慢,水質惡化,藍藻局部集中爆發,影響周邊居民日常生活,影響河容、河貌。
“為改善該河道的行洪、排澇條件,改善我市城區水環境,提高城市清水活水效果,對黃花涇實施大規模疏浚工程已是刻不容緩。”市水務局河長制改革處副處長羅詩明說。
八項治水措施現美麗河道
我市實施黃花涇河道疏浚工程是落實河長制工作的具體舉措。記者了解到,為全面做好對黃花涇的綜合治理工作,姑蘇區特制定《黃花涇河“一河一策”行動計劃》,在河道疏浚過程中,對河道實施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水域岸線保護、長效監管等八項治水措施,確保實現高質量長效管護。
水污染防治方面,姑蘇區將嚴格環境準入,強化餐飲等三產企業污水、油污治理,推行廢水、油污收集處理;加強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建設以及其他水污染防治設施建設,至2020年底,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不低于98%;餐飲業、理發店等及其他服務性行業廢水、污水、油污處理率100%。姑蘇區將全面開展水環境治理,實施河道清淤整治,增強水體流動性,提升水質;加強水質實時監測,應急處理水平得到提升。至2020年底,黃花涇河水質達標率100%,水質優于Ⅲ類的比例達到70.3%。
疏浚過程中,兩岸還將有序推進黃花涇河沿線生態護岸建設,河道生態、景觀功能得到提升,形成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空間,至2020年底,逐步創建生態景觀示范點。姑蘇區還將對黃花涇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統一運行,強化管護主體能力建設,推進河道管理體制改革,明確管護責任主體、責任內容以及管護經費,推行河道長效管護的市場化、專業化、標準化、精細化。推動河道空間動態監管,建立河道網格化管理模式,強化河道日常監管巡查,動態監測水質、水生態、污染源,從基礎信息數字化、遙感圖斑實時化、巡查手段智能化、管護行為標準化、資源利用最大化方面入手統一運行,至2020年底,建立健全河道管護市場化、專業化、標準化、精細化機制,信息化管護硬件設施健全。
“工程實施后,我們將進一步改善黃花涇河道及周邊地區水環境質量,凈化城區水源水質,逐步恢復和提升黃花涇水生生態系統。再現江南水鄉風貌,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盼和追求。”姑蘇區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說。
加速施工,12月底前全部完工
據施工方介紹,蘇州市黃花涇河道疏浚工程項目擬疏浚黃花涇全程河道4.21公里,清淤疏浚總土方量達32.2萬立方米,其中高新區滸墅關鎮側15.7萬立方米,姑蘇區金閶新城側16.5萬立方米。此外,垃圾、磚屑瓦礫、沉積性淤泥土、雜草、沉船等將清除2萬立方米左右,工程量巨大。
黃花涇河道疏浚工程于今年7月6日開工,計劃于今年底完工驗收。姜偉告訴記者,受前期汛期影響,目前施工進展順利,但實際施工進度對比總施工進度計劃,工程進度滯后。對于此次工期滯后,市河道管理處與施工方重新對施工工期進行了細致安排,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實施進度,堅持高標準建設和高水平管理,實現生態環境高質量,全面完成蘇州市黃花涇河道疏浚工程。(記者 惠玉蘭)
標簽: 黃花涇大清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