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太倉城廂鎮實施了一項城區水質提升工程,在新涇河和西長涇兩條河道上安裝了“凈水機”。日前,這兩臺治水“新武器”已開始試運行。河水在“凈水機”中“流”一遍后,水質得到明顯提升。
在城廂鎮西郊的新涇河上,記者見到了這臺“凈水機”——快速脫氮除磷一體機。共由四部分組成,其中三個部分是設備,看上去像一個“集裝箱”,設備上面都有進出的管道和電線電纜,另一部分是一間板材建成的“房子”,里面有一些設備和控制柜等,“房子”有不少管線和其他三臺設備相連。
該項目負責人韓工介紹,這套設備有一個進水口,安裝在北面不遠的河上,出水口有兩個,安裝在南側1公里以外的新涇河和廟前浜等兩條河上。進出水口都通過管徑約30厘米的水管與“凈水機”聯通。河水從進水口被抽到“凈水機”,經過凈化后,再從出水口返還到新涇河和廟前浜中。
韓工告訴記者,這些設備有兩種功能,一種是除氨氮,另一種是除磷和懸浮物。除氨氮的設備中裝滿了礦泉水瓶蓋大小、蜂窩狀的白色塑料件。“這是微生物的附著床,多孔形狀便于微生物的附著。”經過微生物作用后,大量的氨氮分解成氮氣排出,水中的氨氮含量大幅下降。
韓工介紹,目前正進行設備調試和試運行,再過幾天就可以正式運行了。從近幾天取樣的數據來看,水中的總磷指標從1下降到了0.02和0.03之間,氨氮指標則從原來的2.5至3之間下降到了1至1.2之間,水質從原來的5類提升到了準4類。通過從進、出水口各取一瓶水對比,可以看到,進水口的水明顯呈淡黃綠色,有些渾濁;出水口的水幾乎和原裝的礦泉水差不多,清澈且透明。
據悉,“凈水機”正式運營后,每天的凈水量可達2500噸。兩條小河原來是死水,安裝了這套設備后就成了活水,相當于每天抽走2500噸水,再補入2500噸干凈的水,循環往復,實現河道水質的提升。(記者 顧志敏 通訊員 張立)
標簽: 凈水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