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由省發改委、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的2020年江蘇物流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東海縣開幕。國家發改委、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江蘇省物流與供應鏈研究院的專家和物流頭部企業的負責人匯聚一堂,圍繞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共商物流業發展的新思路、新動向、新模式和新技術。
“新基建”政策風口之下,以物聯網技術為主要支撐的智慧物流被提升到新高度。中物聯物流園區專家委員會主任姜超峰透露,國內已經出現很多智能物流園的案例,比如,京東物流研發的“X倉儲大腦”,具備自我感知的特點,能提供訂單數據的預測、監控、分析、預警和資源配置的建議;上海亞洲一號物流基地建成全球全流程無人倉庫,通過大規模調用機器人,實現貨物入庫、裝卸、搬運、存儲、包裝、分揀等全流程無人化;蘇寧物流建立“無人倉”,人、車、物從入園到離開實現數字登記、在線查詢、智能分析和可視化展示等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姜超峰認為,智慧物流園具有信息化、智能化、機械化、自動化、融合化和協同化等特點,國內的智慧物流園雖有諸多實踐,但是自主核心智慧化技術程度不夠,在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仍然任重道遠。
作為“物流大省”,去年我省社會物流總額達31.88萬億元,占全國的比重達10.7%;全省4A級以上物流企業252家,數量居全國第一;全省擁有46家省級示范物流園區。不過,江蘇物流業仍存在貨物運輸結構不盡合理,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短板,物流樞紐服務能級有待增強,物流用地指標緊張、融資難、融資貴、人才缺乏等問題。
展望“十四五”,我省如何立足“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成為物流業創新發展的先導區和示范區? 省發改委二級巡視員陸建康認為,首先要緊扣“雙循環”新格局,高標準編制“十四五”物流業發展規劃。其次,要聚焦樞紐能級提升,強化數字平臺支撐,大力發展智慧物流,推動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
“十四五”國家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賀登才,對江蘇物流業的發展寄予厚望。他說,江蘇要完善城鄉統籌雙向流通的物流體系,協同推進長三角物流一體化發展,要先行先試,輸出建設“物流強省”的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周 嫻)
標簽: 江蘇物流業發展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