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江蘇省老齡辦發布江蘇老年人口白皮書,截至2019年底,全省戶籍人口7865.82萬。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口1834.16萬人,占戶籍人口的23.32%;65歲以上老年人口1330.29萬人,占戶籍人口的16.91%;80歲以上老年人口280.04萬人,占15.27%。江蘇人口老齡化程度僅次于北京、上海。
其中,男性887.53萬人,比上年增加13.51萬人,占比48.39%;女性931.25萬人,占比為51.61%。老年人口各年齡段仍呈現女多男少,并隨著年齡增長,女性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至去年底,全省百歲老人6675人,比上年增660人。分別南京有399人,無錫556人,徐州759人,常州385人,蘇州715人,南通1336人,連云港297人,淮安343人,鹽城539人,揚州369人,鎮江129人,泰州485人,宿遷363人。壽齡最高的百歲老人118歲,居住在沛縣。
據介紹,“十四五”時期老年人口數量將有一個迅速增長過程。主要是因為從1962年至1965年,平均每年新生人口近150萬,這一時期出生的人口將在“十四五”時期步入老年。預計到2025年老年人口的比重將超過27%。
此外,江蘇老年人口城鄉區域不平衡。江蘇人口老齡化程度南北區域不平衡明顯,蘇南、蘇中地區老齡化率超過了25%,南通市已超過30%;蘇北部分地區老齡化率低于20%。其中,蘇南地區由于外來勞動力稀釋了老年人口占比,蘇中地區成為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區域。
與此同時,“十三五”時期,是全省老齡事業快速發展、成果豐碩的五年。老年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升。社會養老保障更加完善,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保障覆蓋率進一步擴大,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全省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98.14%,社會保障卡覆蓋率99.9%。2020年全省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現16連增,連續9年提高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省定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老年社會保障和服務水平有效提升,老年人權益保障得到加強,老年教育、文化、體育事業快速發展,老年友好社會建設起步發展,老年人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老年教育、文化、體育事業不斷發展,設施持續增加,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2016年以來,省級組織開展了老年春晚、老年健步走、老年太極展演、老年大學合唱節、老年書畫攝影作品展等近百個老年精神關愛項目,營造了良好的敬老、愛老、助老社會氛圍。
為應對快速增長的人口老齡化,江蘇將進一步健全老年健康服務體系。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是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支撐和基礎。據抽樣調查,江蘇60歲及以上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比例為77.4%,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患慢性病比例達到85.3%。目前,全省的老年醫療資源,與老年人口相比、與老年健康服務需求相比,差距還很大。計劃到2022年,全省13個設區市都要建成一家三級老年醫院,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80%以上。同時,全力推進護理院建設,到2022年全省每個縣(市、區)建成1所以上護理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康復、護理床位數占比達到30%以上。(仲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