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國際設計周桃花塢“文化新經濟”主會場舉行主題論壇
連日來,蘇州國際設計周各項展覽、論壇相繼舉行。其中,在2020蘇州國際設計周桃花塢“文化新經濟”主會場報告廳內,一場由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策展實驗室策劃,探索關于設計在當前“新常態”中,如何在不同層面介入人與人之間互動的論壇,引來了國內外眾多設計愛好者以及設計相關領域專業人士的關注。
作為對本屆設計周提出的“新常態”的回應,“人類與人類,人與人”主題論壇邀請了世界上10余位設計師、建筑師、藝術家和學者進行現場連線探討。本次主題論壇根據探討內容重點分為兩場。上午場“人類與人類”關注人類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如何在“后疫情時代”通過設計的介入被重塑;下午場“人與人”則將焦點擴大到網絡、社區及社會層面,對如何在包括本次疫情在內的各種不確定的未來情景進行設計。
當天上午,借助科技手段與藝術表達,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服務設計在讀碩士鮑汐瑩為武漢城市社區創作了能夠轉譯個體情緒的沉浸式體驗裝置,希望修復因疫情遭受損傷的個人情感與人際交流。來自洛杉磯南加利福尼亞州建筑學院的客座教授、科幻藝術家、電影制片人Lucy McRae則分享了她基于數字時代疏于物理接觸的人際交流模式而創作的藝術裝置。
在當天下午場的論壇上,多位發言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后疫情時代”關于人類社會發展中“新”字的連線解讀。在建筑實踐層面,reMIXstudio 臨界工作室、全球實踐機構眾建筑都選擇采取更為靈活的、更具互動性的設計理念,以有效地介入快速變化且充滿不確定性的中國城市空間發展進程。來自荷蘭的Studio Drift則以無人機科技為載體,表達了對人類當下生存與發展狀態的思考。
主辦方有關人士表示,本次主題論壇不僅是2020蘇州國際設計周的重要活動之一,也是上海設計之都十周年系列活動在長三角的響應。作為一個開放性平臺,這一活動呼應了人們迫切關心的問題——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設計和文化如何幫助人們建立與事物、環境、彼此以及世界的聯系。(記者 胡毓菁)
標簽: 人際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