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林琳通訊員蘇服)蘇州本輪疫情發生后,“12345”熱線來電量驟增,為確保疫情第一時間反映、第一時間受理,蘇州全市各級12345熱線
22-03-01
本報訊(記者胡毓菁)近日,姑蘇區心理健康聯盟“‘疫’線攻堅”行動支部成立,首批60名心理服務志愿者進駐轄區封控區、管控區居民樓和隔離酒
22-03-01
本報訊(記者惠玉蘭)疫情期間,隔離點產生的生活污水怎么處理?記者昨天從吳江生態環境局獲悉,蘇州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吳江區每日調度隔離點
22-03-01
本報訊(記者劉達通訊員譚靜)近日,姑蘇區虎丘街道觀景社區的社工周思文身穿“大白”在核酸檢測點位工作時,突然接到家里電話說她的孩子病了
22-03-01
本報訊(記者王小兵通訊員崔莉)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吳中區木瀆鎮“331”機制辦防火工作者變身疫情防控人員立即奔赴抗疫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
22-03-01
蘇報訊(蘇報融媒記者大秋)記者從蘇州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獲悉,截至昨天,蘇州市累計發放口罩、防護服、消毒用品、檢查手套、隔離面屏、隔離
22-03-01
蘇報訊(駐昆山記者占長孫)按照蘇州市統一部署,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昆山結合實際情況,公布了首批29家可提供入職招工體檢的醫療服務機構
22-03-01
今天江蘇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政務辦、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等5部門聯合召開關于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著力穩定經
22-03-01
本報訊(記者惠玉蘭)連日來,面對疫情,國網蘇州供電公司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組建防疫保供隊伍和黨員志愿者隊伍,防疫保電“兩手抓”的同
22-02-28
本報訊(記者顧玲通訊員朱麗兵)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眼下正值春耕備耕重要時節。蘇州高新區通安現代農業園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搶抓農時,
22-02-28
本報訊(記者胡毓菁)在姑蘇區抗擊疫情的志愿者隊伍中,有一群“00后”的身影。他們戰斗在防疫第一線,用青春熱血筑起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線,用
22-02-28
本報訊(記者徐蘊海)在S58滬常高速東山收費站出口查驗點,一面鮮艷的黨旗迎風飄揚,分外醒目。這是吳中區交通工程建設服務中心在此成立的臨時
22-02-28
我的3篇封控日記
22-02-28
3月1日起,《蘇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這是一部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性、綜合性法規,標志著我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入規范化、
22-02-28
蘇報訊(駐昆山首席記者朱新國通訊員花萱)“有力的防疫舉措,讓我們在花橋工作的人倍感安心;貼心的防疫保障,讓我們在隔離期間倍感舒心。”
22-02-28
蘇報訊(駐常熟記者袁鼎)近日,“沙家浜紅綠新學堂”通過江蘇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管理中心的認證,成為全省首批通過認證的游學項目之一。
22-02-28
蘇報訊(駐太倉記者顧志敏周哲)走進太倉市璜涇鎮工業園區東北側的世紀互聯項目工地,現場忙碌有序。記者了解到,去年破土動工的世紀互聯二期
22-02-28
蘇報訊(駐太倉記者顧志敏周哲)法制宣傳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近日,太倉市陸渡街道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系列活動,提高青少年自我
22-02-28
本報訊(記者小圓)蘇州本輪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全力做好主副食品市場保供。前天據市價格監測中心發布信息,本輪疫情整體處于下降趨勢,“菜籃
22-02-28
本報訊(記者徐蘊海)面對蘇州本輪疫情,中鐵二十局一公司總部及在蘇項目部火速行動,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的同時,全面投身防疫抗疫工作。截至
22-02-27
本報訊(記者徐蘊海)平均1個班檢查車輛4500輛、人員6000次,平均每個人上1次崗要喊上1000多句“請出示您的健康碼和核酸報告,謝謝配合!”
22-02-27
<p> 本報記者 惠玉蘭< p><p> “請出示健康碼、行程卡,準備好身份證……”“請站在一米線外,戴好口罩……”日前,今年已經58歲的
22-02-27
本報訊(記者朱瀚墨)“上器械的時候慢一些,別磕著。”近日,70歲的腦梗患者商先生在婁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保
22-02-27
<p> 本報記者 大秋 本報通訊員 丁虎< p><p> 2021年,蘇州城鎮居民賺得到錢,更有花錢的底氣,消費增幅超越疫情前的水平。記
22-02-27
發揮寄遞網絡優勢蘇州郵政疫線服務不打烊
22-02-26
藏藍身影在戰疫一線閃耀
22-02-26
為疫線醫務人員贈送保險保障
22-02-26
全國第三!去年蘇州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76888元
22-02-26
4月起交通違法記分有重要調整高速快速路違停將記9分
22-02-26
本報訊(記者李靜)昨天下午2:16,在蘇州工業園區星湖醫院隔離手術室,醫護人員身穿三級防護裝備,為一名涉疫產婦進行剖宮產,產下一健康“虎
22-02-25
本報訊(記者王安琪)2月是一個寫滿“愛”意的月份,對于攜手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一對夫妻而言,更有著深刻的意義。“對蘇州這個城市的熱愛,就是
22-02-25
?本報訊(記者劉達通訊員秦倩)前天,在姑蘇區虎丘街道清塘社區,防疫志愿者顧瑞英給社區居民介紹了自己想出來的防疫小妙招——用回形針連接
22-02-25
本報訊(記者顧玲)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高新區通安鎮組建7個醫廢清運小組,由該鎮市政中心進行統一指揮調度。為做到日產日清、不漏一處,每次
22-02-25
本報訊(記者嚴松劉達)昨天,記者在古城的農貿市場看到,螺螄、香椿頭等“春味”已經上市,引來市民購買嘗鮮。 香椿是當之無愧的“春菜”C
22-02-25
江蘇蘇州:我們和“行動支部”在一起
22-02-25
蘇州:全體居民收入水平位居全國第五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
22-02-25
蘇報訊(通訊員朱海俊施春煜記者陶冠群)蘇州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各園林景區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根據疫情防控需要,62個列入《蘇州園林
22-02-24
蘇報訊(記者肖瑤)“受疫情影響,我們對員工的工時安排很苦惱,這個政策解決了問題。”近日,吳中區一家酒店管理公司向吳中區人社局遞交實行
22-02-24
蘇報訊(駐張家港記者楊溢陳夢嬌)“經過一晚上,我們順利完成了封控區安裝門禁、送居民物資等任務。加油!”昨天上午,張家港市“戎耀沙洲”
22-02-24
蘇報訊(駐吳江區首席記者王英)本輪疫情發生后,吳江區應急廣播體系立即響應,第一時間啟動疫情應急預案和網絡運行保障應急預案,用“小喇叭
22-02-24
蘇州生態環境部門加強監管,確保24小時內完成處理,截至22日——全鏈條無害化處置醫療廢物1409噸蘇州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全市醫療廢物產生量
22-02-24
蘇報訊(記者肖辛)近期,蘇州市城管局全面升級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防疫措施,逐一落實車輛消殺、宣傳引導、專項督查、異常情況跟蹤處置等各
22-02-24
<p> 本報見習記者 李浛芃< p><p>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后,全市上下都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中。社區作為群
22-02-24
蘇報訊(記者陸曉華張曉亮)據市農業農村局消息,近年來,我市堅持擴大內需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加快完善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數據顯
22-02-23
本報記者李淵劉達王可 本輪疫情以來,全市上下奮力投入到了抗擊疫情的戰斗中。在基層社區,社工們更是全力以赴——一周來,他們不分晝夜,
22-02-23
本報訊(見習記者徐靖怡通訊員董怡)“我叫劉亞,湖北黃岡人,是武漢市中心醫院的一名護士。”近日,到蘇州探親的劉亞遇到疫情,她幾乎是出于
22-02-23
本報訊(記者徐蘊海)夫妻攜手、全家上陣,蘇州本輪疫情發生以來,蘇州繞城公司涌現出一大批家人攜手戰疫的典型,他們互相鼓勵,并肩奮戰,組
22-02-23
蘇報訊(記者肖瑤)近日,吳中區稅務局“稅耀吳中”志愿服務隊集結,由黨委班子成員帶隊組成109名志愿者的隊伍,支援吳中區區域第四輪核酸檢測
22-02-23
□蘇報記者劉達嚴松陳兆帥王可 2022年2月22日,星期二,壬寅虎年正月廿二,足足9個“2”湊在了一起。數字“2”諧音“愛”,這一天也被稱為
22-02-23
蘇報訊(駐相城區首席記者袁雪通訊員顧辰喆)“你好,我是登記志愿者邢詩益,明天我能不能到御亭農產園的點位服務?”2月21日晚,望亭鎮青年志
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