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曹磊 通訊員王欣)經濟復蘇強勁,電力需求旺盛。2月9日,記者從國網武漢供電公司了解到,該市已經全面啟動三年“電網建設大會戰”,目標至2025年末,新投產變電站超過100座,達到國內先進城市水平,滿足電網高質量和經濟高速發展需求。
2月9日,武漢市東西湖區正在建設中的110千伏紅星變電站正式復工,打響武漢電網2023年建設復工“第一槍”。現場負責人介紹,110千伏紅星變電站位于東西湖區東山街道,與孝感接壤,屬武漢電網供電末端,“隨著區域人口和企業增多,原有110千伏荷包湖變電站已面臨較大的供電壓力。110千伏紅星變電站建成投運后,將大幅提升區域供電可靠性。”
據了解,110千伏紅星變電站是2023年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的亮點工程,電站建設采取小型化、輕型化工藝,占地面積較同類常規工程節約三分之一,運用目前最先進的無塵化安裝、裝配式圍墻等技術,并將配備光伏設備,促進整個項目的節能減排。按計劃,紅星變電站將在2023年6月30日前投用送電,確保該區域居民、企業在度夏用電高峰里能平穩用電。
2023年,國網武漢供電公司新開工及續建工程項目共73項,其中續建34項、新開工39項,全年投產變電容量418萬千伏安,較去年同比增長60%。今年迎峰度夏前,該公司將重點完成武漢生物園110千伏變電站升壓220千伏輸變電工程、武漢三店220千伏輸變電工程、黃陂祝店11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13項迎峰度夏工程。這些工程投運之后,將有效解決東西湖城區、黃陂南、武昌南、沌口、東湖高新區等區域的用電壓力。
三年“電網建設大會戰”的目標是到2025年末,武漢市新投產變電站超過100座,110-220千伏變電總容量由3677萬千伏安增長到6000萬千伏安,三年年均增長率達18%。220千伏容載比將由2022年1.54提升至2.09,達到國內先進城市水平,滿足電網高質量和經濟高速發展需求。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