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2022年長江禁漁工作得到農業農村部充分肯定,漁民轉產安置在農業農村部2022年度考核中評為優秀等次。
禁捕秩序總體穩定
(資料圖)
2022年各地農業農村部門查辦禁捕水域非法捕撈案件95起,司法移送案件64件87人,禁捕水域非法捕撈案件數量持續下降,地下黑色產業鏈得到有力打擊。
監管體系全面建立
執法裝備更新換代,共統籌各級資金7.6億元,配備執法船艇353艘、執法車150輛、漁政執法碼頭35座、無人機151架,88個“天網工程”全面建成投入運行,信息化監管能力全面提升。網格化管理機制不斷完善,以鄉鎮長和村長為主體的983名江段長、3455名岸線長,以退捕漁民為主的1876名護漁員已全員到位。
安置保障持續加強
符合參保條件的31494名退捕漁民已全部參加養老保險。開展職業介紹46504人(次),職業培訓6389人(次),需轉產安置的22805人已全部完成轉產就業,靈活就業占比由2021年的52.1%下降到30.5%。救助兜底保障1309人、納入特困人員供養22人、臨時救助243人次,累計發放社會救助資金859.3萬元。
漁業資源加速恢復
首次啟動全省重點水域水生生物資源監測,長江中游四大家魚卵苗徑流量已達到78.7億粒(尾),比2020年增加4.83倍。江豚群體在武漢、宜昌、鄂州、黃岡等江段出現頻率顯著增加,去年9月團風縣首次發現并成功救助已宣布野外滅絕的長江鱘。
利用試點有序推進
有計劃、有限制、有標準地推進部分湖庫開展增殖漁業資源利用試點,截至目前,5個試點湖庫已如期完成試點工作,累計銷售983批次,銷售水產品1459.61萬斤,試點水域魚類種群結構明顯優化,生態環境明顯好轉。
今年,是“禁漁令”正式實施的第三年,也是長江十年禁漁“三年強基礎、頂得住”的收官之年。湖北還將這樣干:
1.把退捕漁民納入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中,開展就業幫扶培訓“暖心行動”,使有培訓需求的退捕漁民至少掌握1門實用技能。力爭靈活就業比例控制在20%以下。對因病、因殘等原因喪失勞動就業能力的生活困難退捕漁民,按規定納入低保范圍,發揮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作用。
2.加快建設配備進度,提升執法裝備能力建設,切實與禁漁工作相匹配。強化江段長、岸線長、護漁員素質和能力培訓。規范垂釣管理,堅決打擊各類違規垂釣行為,做到政策上不缺位。
3.加強隱患排查,緊盯泡沫筏、鄉鎮自用船、大馬力快艇夜間偷捕等新問題,開展專項式拉網排查,確保不產生“破窗效應”,嚴厲打擊“泥鰍黨”等生產性垂釣行為,堅決防止漁獲物流入市場。
4.對禁捕湖庫增殖漁業資源量開展科學評估,制定增殖漁業資源利用實施方案,尤其是建立資金的利益聯結機制,為下一步積極爭取農業農村部支持湖北增點擴面做好基礎工作。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胡禹 通訊員 雷良偉 責任編輯 王佳薇)
標簽: 漁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