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武漢的萬先生向長江云新聞記者吐槽,馬上要上二年級的兒子纏著他,要買一塊兒童電話手表,而且,還指定了品牌和款式:“他一定要小天才最新的Z9,說是好朋友們都買了。”然而,萬先生上網一查,這款兒童手表,售價高達1999元,這大大超出了他的預算?!岸昙壭∨笥训囊粋€小工具而已,怎么就這么貴了?這到底能干啥?”
(資料圖)
兒童電話手表已比肩手機
長江云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兒童電話手表已不簡單是“打電話”“看定位”,某些手表的功能甚至可以媲美手機,價格也上了一個新臺階。
目前,在中小學圈子里最流行的“小天才”電話手表,已經推出“旗艦新品”,這款最新的機型配備有500萬+800萬像素、98°超大廣角的攝像頭,戴上手表,能看到所處的樓層,是否接近了水域,甚至還能查看孩子一天的心情是開心還是難過。
“你就把它理解成一個手機。”在武漢廣埠屯電子市場經營了20年的小鵬向記者介紹,兒童手表的硬件全面升級,在搭載智能系統后,手表上也能安裝各種APP,“手機能干的,它基本都能干,就是屏幕小點?!?/strong>
武漢的付先生也向記者介紹,孩子的電話手表上有聽故事、運動PK等軟件。和大人的手機一樣,不少軟件還要花錢購買會員套餐,才能享受到完整服務。“每個月買APP包月的錢,得花四五十?!?/p>
(電話手表APP的會員套餐付費頁面)
被“小天才”壟斷的兒童社交圈
記者采訪兒童手表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提到了“小天才”,這是現在兒童手表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品牌。讀三年級的天天說,她的好朋友特意和她買了一模一樣的品牌和型號,“這樣我們就可以碰一碰了,如果是別的牌子,就不能加好友。”
“碰一碰”是小天才兒童電話手表的特色,可以面對面,通過手表碰一碰的動作,完成“加好友”的社交。而其他品牌,則被“排擠”出了社交圈之外。一塊兒童智能手表,甚至可以決定一個小學生在學校能交到多少朋友。“用一樣的牌子,大家才是好朋友?!?/p>
小鵬就遇到過一位顧客,“家長自己用華為全家桶,從我這兒花500多給孩子買了華為手表。用了一個月,扛不住了,又找到我,重新買了一塊小天才。”小鵬說,這個家長也很無奈,“孩子好友列表里只有3個人,每天回家都氣得哭。”
目前,中國兒童智能手表品牌眾多?!靶√觳拧辈坏刖衷纾液诵母偁幜姾?。前瞻產業研究院在2020年的報告中提到,小天才電話手表的市場份額高達31.1%,以絕對優勢領先于華為(19.9%)、360(11.3%)、小米(9.2%)。而數據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 最新發布報告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兒童智能手表方面,小天才排名第一,占比為35%;華為排名第二,占比為15%;小米排名第三,占比為9%;360排名第四,占比為8%。顯然,小天才的市場占有率已經在進一步上升。
“壟斷式營銷”拿捏一代人
小天才背后的步步高,一直精于營銷。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曾一手打造了影響80后一代人的“小霸王”。據傳,在給自創品牌選名字的時候,段永平敲定的名字就是“小天才”。但當時這個商標的持有人要價300萬才肯轉讓,段永平沒法接受,只能退而求其次,選用了“小霸王”的名字。其后,步步高點讀機的“哪里不會點哪里”,又“收割”了一代90后。
而現在,智能手表再次在兒童市場進行了精準營銷。“不管你在哪里,一個電話,馬上就找到你?!痹谛W生群體里,這句洗腦的廣告詞自帶旋律,深入人心。兒童電話手表,已經是當之無愧的“10后社交神器”。一行“Make Friends”被刻在表盤側面,“交朋友”和“手表碰一碰”被營銷話術進行了強綁定。
(圖片來源:小天才官網)
為了更吸引兒童群體,除了通過廣告營銷,官方還會不定期發售“限量版”。比如2023年5月,“小天才”就隨《變形金剛7》官宣,發售了小天才旗艦Z9大黃蜂定制款。目前,這款手表的價格在網上已炒作至三四千元。
在精準的營銷方式下,孩子們很難抵擋“小天才”的誘惑。小時候纏著父母買學習機的人,已經開始被孩子纏著買“小天才”了。根據中國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兒童智能手表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目前中國5歲至12歲的兒童數量約為1.7億人,兒童智能手表的市場普及率約為30%,基本上3個孩子當中就有1個孩子有智能手表。其中智能手表在城市兒童的市場普及率至少過半。這意味著,小學生這個群體,已經被電話手表充分“拿捏”。
家庭教育不應被電子產品“壟斷”
為加強對兒童智能手表的管理, 2022年7月,中央網信辦等部門聯合舉行“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強化對專門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手表等智能設備信息內容管理,深入排查語音、視頻、文字、圖片、游戲等場景,全面清理違法不良信息。同年11月,國家標準GB/T41411-2022《兒童手表》正式實施。
盡管處于監管之下,但不可忽視的是,功能、價格、營銷模式都不斷在“進化”的電話手表,依然在用各種方式“挑戰”家庭教育,甚至“壟斷”親子關系。隨著手表的不斷普及,家長如果對于電子產品依然簡單粗暴地“一禁了之”,顯然已經無法得到孩子的配合和認同。
天天的媽媽說,她對于天天手表里的打卡、點贊、排行榜這些功能,都不太明白,也不清楚孩子在玩什么。不過,她向記者介紹,家長可以通過自己的手機,限制孩子手表上每個軟件的每日使用時長,也可以設置付款額度上限,這兩條在她看來已經足夠。天天媽媽說,三年級的小朋友有她自己的圈子,家長也不用管太多。“主要還是要平時教育,讓孩子自覺。”
而付先生則認為,電話手表能打電話就行了,根本就不應該有花里胡哨的功能。“廠家把矛盾都交給了家長?!备断壬f,家長確實可以控制手表的某些功能不開啟,“但是他功能寫在那里,讓孩子找家長開通,你不開通,娃就跟你鬧,最后還是得給他打開?!?/p>
手表功能繁多,又在不斷更新換代。精準的廣告“洗腦”、同齡人的攀比,都引誘著孩子想得到更好的功能,轉而去“糾纏”家長,也讓不少家長難以招架。廣州的邵先生說,女兒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用電話手表,五年級下學期甚至直接升級成了手機?!八W要畢業,同學之間要加群,算是有自己的迫切需要。所以求我們買手機,一直求,求了很長時間,最后我們也妥協了?!?/p>
邵先生說,女兒現在馬上讀初二了,已經“越來越管不住”。但他也逐漸放平了心態,覺得“用手表、用手機,都是這個時代的孩子們一定會經歷的,也沒必要因為孩子用電子產品,就如臨大敵?!?/strong>邵先生給記者講述了同事家的孩子:“人家孩子在全廣州考前三,當市級大隊長,根本沒用過手表,從很小就直接用手機。但她用手機不是為了玩,是為了拍視頻,還拉群安排全市少先隊的活動。這種學霸,你給她手機是促進她?!?/p> “青春期的小孩,家長想通過禁止電子產品讓她聽話,她不會輕易就范的。”邵先生說,“我真沒見過堵能堵住的,都是靠親子關系和疏通來解決?!?/p> 長江云新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