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車主的用車習慣對汽車保養方式有著顯著的影響。不同的駕駛風格、使用頻率以及對車輛的愛護程度,都會決定汽車在保養方面的側重點和具體方式。
駕駛風格可分為激進型和溫和型。激進型駕駛者經常急加速、急剎車,這種駕駛方式會對車輛的多個部件造成較大的沖擊和磨損。急加速時,發動機需要在短時間內輸出大量動力,這會使發動機的工作負荷大幅增加,從而加速發動機內部零件的磨損,縮短發動機的使用壽命。急剎車則會對剎車系統造成嚴重的損耗,剎車盤和剎車片的磨損速度會明顯加快。因此,對于激進型駕駛者來說,定期檢查發動機的工作狀態和更換機油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建議每行駛 3000 - 5000 公里更換一次機油,同時要更頻繁地檢查剎車系統,每 2 - 3 萬公里檢查一次剎車盤和剎車片的厚度,必要時及時更換。
溫和型駕駛者通常駕駛比較平穩,加速和剎車都較為緩慢,這種駕駛方式對車輛的部件損耗相對較小。發動機在平穩的工況下工作,機油的使用壽命也會相對延長。所以,溫和型駕駛者可以按照車輛使用手冊的建議,每 5000 - 7500 公里更換一次機油。剎車系統的檢查周期也可以適當延長,每 3 - 4 萬公里檢查一次即可。
車輛的使用頻率也會影響保養方式。經常長途行駛的車輛,發動機和輪胎等部件會長時間處于工作狀態。發動機在長時間運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這對發動機的散熱系統是一個考驗。因此,長途駕駛者需要定期檢查冷卻液的液位和散熱系統的工作情況。輪胎在長途行駛中也會受到較大的磨損,要定期檢查輪胎的氣壓和磨損程度,每行駛 8000 - 10000 公里進行一次輪胎換位,以保證輪胎磨損均勻。
而短途行駛較多的車輛,發動機往往無法達到最佳的工作溫度,燃油燃燒不充分,容易在發動機內部形成積碳。所以,短途駕駛者需要定期使用燃油添加劑來清理積碳,同時也要更頻繁地更換空氣濾清器,一般每 1 - 2 萬公里更換一次。
以下是不同用車習慣對應的保養重點對比表格: